记叙文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时间:2022-10-06 11:14:00

记叙文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在独立阅读中,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们所强调的“读出作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体悟作者的启发价值及联系生活按要求写出类似的生活体验。”就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理念。

一、重视阅读,倾听心声

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全部生命全部情感的再现:《史记》承载的是司马迁忧愤屈抑的一生;《红楼梦》纪录的是曹雪芹人生的心酸与沧桑;《复活》是托尔斯泰个人灵魂的重生。认真阅读作品,倾听作者的心声,能够引导我们丰富内心世界,从中获得最纯粹最美好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采用课上朗读,课下间隔一段时间后复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朗读是一种传递精神、交流信息的方式,通过朗读引领学生对作品内容和情感有所感悟和理解,然后通过对作品抑扬顿挫的节奏处理,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的情感中,从而加深个性化的体验。例如朗读《轻点关门》一文,学生较容易的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和善、友爱、尊重与理解;朗读《青木瓜之味》学生会被年轻女子的真诚与热情所打动。而间隔一段时间后的复读,会让学生每次都会有新的体验和发现,这种新的理解会随着他们的知识和阅历的逐渐积累而更深入。

二、情境投入,加深体验

在阅读训练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章所揭示的思想感情对接起来,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中的情景,把自己想像成文章中的人物,设身处地的体验作者表达的情感。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在阅读《我看到了一条河》一文时,我设置了以下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假如你是文中的里克,你面对突然出现的一条河“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等跑到河边,自己也害怕极了”时,你怎么想的?学生回答:“啊,水流这么急,我真不该来呀”“我是回去呢,还是试一试?这可是我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我一定要试一试,要学会游泳,要赢到姑姑的10先令,不能白白放过这个机会。不能让他们嘲笑我。”从这些回答中,足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感受到作者此时恐惧、犹豫但又不肯轻易放弃的微妙心理。这样学生再深入理解主题时就容易多了,很自然的理解了题目中的“河”即机会,看到了,抓住了,就有可能成功;对它视而不见,它则会象河水一样“流”走。再如:阅读怀念母亲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母亲的爱与作者对母亲的爱融合起来,从而体验母爱的平凡与伟大,并在现实中实践对亲人的爱。

三、联想比较,丰富体验

在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倾心体验,将种种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丰富繁多,鲜明深刻。例如关于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首先形成自己的生命体会,再去阅读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在阅读中互相印证,加深理解。学生读到《生命的一抹》时自然会联想到前面读过的《生命的暗示》《为生命配乐》两文,他们在别人的文章中了解到:生命是蓝天中淡淡的一抹云,表现的是对平淡纯真美的追求;还可以告诉我们只要是生命,就应该实现自己的价值;还可以是,给自己的生命配乐,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这样的联想比较,可以使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自己逐渐完备的认知,他们或多或少的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高了认识的境界。同时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阅读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可见,只有用情阅读,用心体验,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飞扬,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灵动起来。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复习要重视积累 下一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