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DEM模型的建立及在测绘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6 10:35:28

浅谈DEM模型的建立及在测绘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在测绘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不规则三角网(TIN)

【中图分类号】TU11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353-02

一、概述

数字地面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最初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ller教授为了高速公路的自动设计于1956年提出来的。此后,它被用于各种线路(铁路、公路、输电线路等)的设计及各种工程的面积、体积、坡度的计算,任意两点间可视性判断及绘制任意断面图。在测绘中被用于绘制等高线、坡度坡向图、立体透视图,制作正射影像图与地形图的修测等。它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地形表面形态等多种信息的一个数字表示。严格地说,DTM是定义在某一区域D上的m维向量有限序列:Vi,i=1,2,…,n,其向量Vi=(Vi1,Vi2,…,Vin)的分量为地形((Xi,Yi,Zi),(Xi,Yi)∈D)、资源、环境、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多种信息的定量或定性描述。DTM是一个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本内核,若只考虑DTM的地形分量,我们通常称其为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inModel),其定义如下: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表示区域D上地形的三维向量有限序列:Vi,= Xi,Yi,Zi,i=1,2,…,n),其中(Xi,Yi)∈D是平面坐标,zi是(Xi,Yi)对应的高程。在实际测绘应用中,许多人习惯将DEM称为DTM,实际上它们是不完全相同的。DEM有多种表示形式,主要包括规则矩形网格与不规则三角网。

二、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获取

为了建立DEM,必须测量一些点的三维坐标,这就是DEM数据采集或DEM数据获取。被量测的这些点称为数据点或坐标点。DEM数据点的采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面测量

这是测绘中最常用的DEM点采集方法,利用自动记录的全站仪在野外实测三维坐标点,这种仪器一般都有微处理器,它可以自动记录与显示有关数据,还能进行多种测站上的计算工作。其记录的数据通过串行通讯方式输入计算机,运用某种绘图软件展绘到屏幕上,编辑成图。

2、现有地图数字化

这是利用数字化仪对已有地图上的信息(如等高线、地形线等)进行数字化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数字化仪有手扶跟踪数字化仪与扫描数字化仪。

3、数字摄影测量

这也是DEM数据点采集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附有自动记录装置(接口)的立体测图仪或立体坐标仪、解析测图仪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人工、半自动、或全自动的量测来获取数据,它具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4、空间传感器

利用GPS(Globai Positioning System)、雷达和激光测高仪进行数据采集。

三、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

前面说过DEM主要包括规则矩形网格与不规则三角网两种表示形式。下面就两种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分别加以说明:

1、矩形网格DEM模型的建立

(1)DEM数据预处理

DEM内插前须经过DEM数据预处理,是数据处理的一部分,一般包括数据格式的转换、坐标系统的变换、数据编辑、栅格数据的矢量化转换及数据分块等内容。

(2)数字高程模型的内插

由于所采集的原始数据排列一般是不规则的且数据点有限,为了获取规则格网的DEM,内插必是不可少的步骤。

根据离散的数据点内插规则格网DEM,通常是将地面看作一个光滑的连续曲面,但地面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断列线,如陡崖、绝壁以及各种人工地物,如路堤、河坎等,使地面并不光滑,这就需要将地面分成若干区域即子区,使每一子区的表面为连续光滑曲面。

(3)DEM的存贮管理

经内插得到的DEM数据(或直接采集的格网DEM数据)需以一定的结构与格式存贮起来,以利于各种应用。其方式可以是以图幅为单位的文件存贮或建立地形数据库。

将DEM数据为单位建立文件,存贮在磁带、磁盘或光盘上,通常其文件头存放有关的基础信息,包括平面坐标、格网间隔、区域范围、图幅编号、DEM的建立方法、日期、及数据记录格式等。但DEM数据量较大时,必须考虑其数据的压缩存贮问题。并且建立一套管理软件,以完成DEM按图幅为单位的存贮、接边、及更新工作。

2、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

(1)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构建

对于非规则离散分布的特征点数据,可以建立各种非规则网的数字地面模型,如三角网、四边形网、或其它多边形网,但其中最简单的还是三角网。不规则三角网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数字地面模型能很好地顾及地貌特征点、线,因而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般测绘软件开发是基于TIN建立三角网DTM模型的。

三角网DTM的建立应基于最佳三角形条件,即应尽可能保证每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或三边的长度近似相等,避免出现过大的钝角和过小的锐角。以下介绍两种TIN构建方法。

(2)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存贮

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TIN的数据存贮方式与矩形网格DEM存贮方式大不相同,这不仅要存贮每个网点的高程,还要存贮其平面坐标、网点连接的拓扑关系、三角形及邻接三角形等信息。

四、数字高程模型的部分应用

1、等高线的绘制

(1)基于矩形格网DEM自动绘制等高线

根据矩形格网DEM自动绘制等高线,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①利用DEM的矩形格网点高程内插格网边上的等高线点,并将这些等高线点按顺序排列(即等高线的跟踪);

②利用这些顺序排列的等高线点的平面坐标X、Y进行增补,即进一步加密等高线点并绘制成光滑的曲线(即等高线的光滑)。

(2)基于三角网的等高线绘制

基于TIN绘制等高线直接利用原始观测数据,避免了DTM内插的精度损失,因而等高线精度较高。对高程注记点附近较短的封闭等高线也能绘制,同一高程的等高线穿过一个三角形最多一次,因而程序设计也较简单。

2、面积、体积的计算

参考文献

[1]王之卓,摄影测量原理。北京:测绘出版社,1979

[2]张祖勋,林宗坚。摄影测量测图的全数字化道路,武汉测绘学院学报,1985(3)

[3]张祖勋,张剑清,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软件包。测绘学报,1986,15(3)

[4]张剑清,潘励,王树根,摄影测量学,武汉:武汉大学,2003CASS4.0测图系统用户手册

[5]张祖勋,张剑清,数字摄影测量学,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自动化仪表校验系统的应用与设计 下一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