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课中动口能力的训练

时间:2022-10-06 04:19:31

谈谈数学课中动口能力的训练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开金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口能力,也就是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与把握,提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之花。

【关键词】:开口读 善于问 严谨说 懂得评

在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开金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口能力,也就是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与把握,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之花。

一、开口读,读中明意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数学阅读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是积累处理数学信息的必由之路,要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教给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学会粗读,细读与研读,读书指导要有步骤的进行.,比如:低年级学生可提供教师编写的提纲向学生进行阅读示范。让学生从中悟出阅读的方法,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归纳整理阅读要点,并根据阅读内容进行评价,交流与对话。

(二)重视阅读课本,把握阅读重点。数学课本的阅读一般有课前阅读、课中阅读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要读出书中的要点、疑点,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课中阅读要把读、思、练结合起来。要在学生自主探究其产生过程的基础上,逐字逐句让学生反复读,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内容,体会出数学的思想、观念、方法;课后阅读要进行整理归纳,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善于问,问中探究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师应大胆创设情境,把机会留给学生。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在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这样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三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问:那一辆车先到终点呢?使学生积极投身到富有情趣的情境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意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注意做好的学"问"。

①师生互问--例如:在教学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是这样设计,引导学生画出两个同心圆,再剪掉一个内圆剩下圆环。问:"你们会计算出它的面积吗?"一个学生回答:"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等于圆环面积"。接着又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计算圆环面积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回顾圆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再让学生讨论,学生很快得出另一种计算方法:圆环面积=圆周率×(外圆半径的平方-内圆半径的平方)。

②追问--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时,学生追问为什么,并提出足球比赛为什么又经常出现2:0,4:0,1:0,......通过不断师生互问,培养了学生的动口能力的同时,又引起了学生的思维碰撞。

三、严谨说,说中明理

说:说数理,指数学交流。教师为学生搭建起自由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启发中,各抒己见,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对学生的说要提出要求。数学语言与其它科目的语言不同,数学语言要求严谨。具体要求是:第一、说话要完整。第二、用词要准确。第三、说话要有条理。例如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把你发现的方法说给同学们听听。接着点名回答并板书:s表=2πr(h+r),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再把思考过程完整的叙述出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然。

四、懂得评,评中明法

评,就是评价;法,就是指计算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力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评价时间和机会。评价可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进行。例如在做:"某水泥厂去年生产232400吨水泥,今年头5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这个水泥厂今年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我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解答后进行互评,要求说出每一种方法的算理。通过评,使学生明白算理,掌握方法,懂得今后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要注意的是什么。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感受谈一谈,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学习状况,还让学生倾听的同时得到一种再接再厉的内趋力,更善于学习、更善于反思。

让学生积极动口、善于动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散发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更精彩!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探讨 下一篇:浅析数学活动与数学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