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

时间:2022-10-06 04:09:45

历史课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

在新课改、新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各科知识的整合等已成为我们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历史科课程教学也需要改革。突出历史科的这种优势,就需要历史教师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充分发挥历史科和其它学科的整合功能。

一、历史科课程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人民教师,只有高于学生,才能塑出高效的学生。历史与其它学科间相互渗透相当明显。历史包罗万象,为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整合进行教学。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中学历史教学要领悟课改的真谛,顺应课改的思路,以课改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教学,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关于历史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作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来进行研究、探索和实验,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历史科课程教学整合的原则

1. 整合性原则。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历史科课程教学整合的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多查阅有关历史类书籍,多搜集了解历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便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

2. 综合性原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素质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能有所受益。

3. 实践性原则。多整理在平时授课中遇到历史与其它学科联系的事例。多与班主任、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熟悉其它学科的认知水平,建立学生个人小档案,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

4. 差异性原则。发挥自身在教学最前沿的优势,针对不同的班级类型、不同的学生,对一些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进行跟踪分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三、历史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体现“整合性、综合性、实践性、差异性”这一原则,我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 加强科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和解读,围绕“新课程标准”、“人文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深刻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归纳、分析、综合、概括能力的培养。

2.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继续做好课改工作,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的效率,把握好历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力争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 多查找、积累历史资料,多看与历史有关的各科知识,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加强历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从而让学生重视历史。为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多学习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圆满完成教育科研课题的任务。

关于历史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要求教师在知识的掌握上既“博”又“精”。不仅要准确把握历史的“点”,而且要了解各科知识,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基础地位和“百科全书”的特点,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历史课堂教学一定是人人乐学,个个肯学的。课堂教学也会其乐融融、趋于优化的。

上一篇: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下一篇:职业技能竞赛的几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