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及其成因

时间:2022-10-06 03:02:55

【摘 要】当今世界,“学困生”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不可避免的职业经历。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因素方面,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虽然其形成的原因各异,但只要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共同管理,是可以促使学困生不断转化与进步的。

【关键词】学困生;特点;成因

一、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需要我们去帮助的学生。不少人把学习困难等同于学习障碍、学习落后、学习不良等概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一组概念,有着细微但很重要的区别。学习障碍主要指由于某种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学习困难的现象,学习落后和学习不良范围最广,含义基本相当,只不过前者更适合中文的日常语境,后者大多出现在国际交流的学术语境。学习困难和学习障碍范围相对较窄,即并不是所有学习落后的学生都是学困生,而存在学习困难也未必就意味着已经形成学习障碍。学困生是指由于认知能力、情绪、生理、教育背景等诸多因素而导致的学习状况不良或暂时落后的学生。概括地说,学困生是指包括学习障碍学生在内的遭遇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困生的特点:①学困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只是在学习上存在较严重的困难,学习成绩与自身潜力存在显著的差异;②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先天生理的,也可能是后天教育或环境不利;③学习困难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拼音、推理、计算以及社会交往等。

二、学困生的成因

1.社会原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我国目前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舆论、价值观、大众传媒都在影响着孩子与社会的沟通交往,如如今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走后门,拉关系,酗酒,,不男不女等,无不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子放弃高考,认为读书无用,学历再高也不见得能挣钱,没知识的照样发大财。乡下的孩子,父母一辈都不重视教育,他们对孩子也放任不管,城里的孩子有的太娇生惯养,稍有闪失,家长承受不起,老师更承担不起,孩子不想学,老师也不敢逼,因而,学困生就越来越差。

2.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与他们的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家庭结构。正常的家庭结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对学生学习正面积极的影响比较大,负面消极影响比较小,有利于孩子学习,而异常的家庭,如单亲家庭,孩子往往得不到完整的爱,在性格上自卑,孤独、抑郁、敏感、固执,容易对家庭社会产生不满,学习成绩下降。

(2)家庭气氛。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情感陶冶、个性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家长的受教育文化程度。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其高素质就无从谈起,也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下一代,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水平。

(4)家长的教养方式。作为家长,要用激励的方式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而不是对孩子施加压力,动不动就用考试、升学来压他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污辱、挖苦、讽刺,应时常地予以鼓励和宽慰。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独立个性的培养,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学校因素

(1)应试教育是导致学困生的主要成因。目前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此,有的学校不惜一而再再而三的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学习中过分的竞争更容易诱发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卑,自弃心理。这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兴趣,导致大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教师忽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关注优等生,中等生,因为差等生毕竟是少数。有的教师认为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又费力,又耗时,并且在很短时间内难以见效,所以都不愿意接受这个棘手的工作。殊不知这样的工作既能锻炼我们的专业素质又能提高科研能力,还可以提高整个班级的水平,甚至能改变学困生的命运。

(3)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学科教学技艺不够精湛,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合理、精当,致使课堂教学不能引人入胜,课堂效率低下,部分学生的思维就会游离于课堂之外。事实证明,许多学生就是因为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的课而厌恶这一学科,从而成为这一学科的学困生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没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致使学困生在某一课,某一章节的学习中,对重点没有得到完全地理解和吸收,以后的学习就会更加困难重重。

(4) 学校环境,氛围,教学设备等都会对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怎样的环境造就怎样的人。良好的校风校纪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感,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向上与合作进取的态度。如常见的转学现象,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成绩优秀的学生,从一个具有良好校风的学校转到另一个校风较差的学校,他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放松感,由此成绩下降也是必然的了。反之,在学风班风差的环境,学困生不但不能充分地获取知识,反而会使心理素质差的学生沾染上不良的习气,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4.学困生自身原因

(1)智力因素。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虽然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智力结构中的诸多因素发展不平衡,一些发展较差的因素就会导致学习困难。学困生学习困难是相对一般学生来说的。一般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极少数学生则不能,他们因智商低,能力弱,反应迟钝而跟不上学习的节奏,所以学习困难。

(2)性格因素。处于性格发展时期的孩子,其成熟度低。这主要表现为自我约束力差,性格内向,自卑感较重,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和老师、同学进行感情交流,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查发现,很多学困生认为,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最好途径是自己解决。遇到问题不敢问老师,以致问题解决不了时,产生悲观情绪。于是问题日积月累,越来越多,思想包袱越背越重,学习上的困难也越来越大。

(3)动机因素。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价值观以及外在的鼓励密切相关。学困生学习动机不强,没有足够推动学习的心理力量,对学习无兴趣,缺乏自信心。只要遭受一次小的失败或挫折,就否定自我,产生惶恐和逃避心态,导致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和学习兴趣上的衰退。

(4)学习习惯,方法与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对于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意义重大。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也不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很少去练习,反复,或只是机械地记忆,不灵活,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差,这也是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之一。

总之,学困生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究其形成的原因有社会因素,也有源于家庭、学校的客观因素,还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要想对他们进行转化,必须究其根源,对症下药,同时还要呼吁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打好与学困生的这场遭遇战。

参考文献:

[1] 吴樱花,《遭遇学困生: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期

[2] 陈晓丽,《浅谈怎样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成功教育,2008年第1期

[3] 李献林、张淑清,《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一期

作者简介:

朱晶,女,(1989.1~),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12级,专业:学科教学(英语),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上一篇:大学英语学生课堂回避现象的研究及对策 下一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