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革新思考

时间:2022-10-06 02:48:44

语文教学革新思考

1.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教学活动开展前提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正视现状。从实际来看,大部分中职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尤其是在基础知识、语言运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薄弱性。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做到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班级授课制是我国教学的主要形式,了解学生的差异,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目标,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程的定位上,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服务地位,也就是将语文课程作为专业发展的服务性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专业发展相贴近、相需求的课程内容,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服务。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而简单的自荐信或申请书等,在表达上都是错误连篇,这无意于学生的良好就业。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基础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职业发展。同时,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强调实践性,也就是语文教学重点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也是以“突出实用性”为出发点,满足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需求。例如,教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相应的强化应用文的写作,如自荐信、申请书等,增加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中职教育的目标,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总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正确的选择教学内容,侧重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形态下,中职语文课堂呈现出“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情形,教师在课堂上掌握着绝对的权威,唱演着独角戏;而学生呈现出被迫、厌烦的学习状态,课堂上昏昏欲睡,无法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所笼罩,不利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同时,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千遍一律的教学形态,造成教师教学上的疲惫感、学生学习上的厌恶感。学生被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也是流于形式的开展教学,以至于实际的教学缺乏实质性。所以,创新中职语文教学,当务之急就是创新教学方法,合理的处理师生教与学的关系,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也是消除学生学习厌倦感、疲惫感的重要手段。

(2)依托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下,克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主动的老毛病。教学方法应该与实际相联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当然,教师也可针对学生的专业,与专业培养需求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强化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并调动起手、口、脑的全面配合。①动口: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要素。学生使课堂的主人,主动表达观点、意见,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②动手:教师可以开展探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动手创造良好的条件。③动脑:教师可以基于探究式、设问式等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条件,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以更好地从课堂中学习知识、领悟要旨,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非常有益。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为基点,在不断地创新改革中为中职语文教学谋发展。

结语

中职语文是中职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服务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沿袭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致使课堂教学暴露出“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厌烦”的教学效果。所以,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无疑成是摆脱当前教学困境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等,都是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创造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集中体现。

作者:孙琪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职教中心

上一篇:语文教学人才的培养 下一篇:探索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