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进教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

时间:2022-10-06 02:32:51

浅谈改进教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积极构建自主,高效的探究课堂不仅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更为他们不断思考,充分交流,智慧碰撞,提供基地。所以有必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劣,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抖起精神来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么的态度,而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中的负担。”[1]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的处理教材,灵活的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例题:有四十八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这个例题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我就把例题改成了这样: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48个又大又甜的桃子,想吃吗,但是我要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个上课表现最好的学生,每个学生分多少个?例题一改,例题情景变化了,学生就来了精神,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但自己会做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还会自己出题。学生在兴奋中就学会了新知,从而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最后,我告诉大家,如果有48个桃子不是分给咱们同学们,而是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说:“我会做,我会做。”竟然有同学还作了总结,只要是平均分,都应该用除法计算。数学与本班的学生联系着,学生就能抖起精神来,这样的题目学生愿意做有兴趣去做。所以教学中力求设计与自己班级和学生紧密相连的情景,尤为重要。

二、采用游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学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有时候根据题型的特点,我适当编排不同的教学方法,我还记得有一道找规律的题,许多学生做不出来,我就以游戏的形式讲给大家,学生学得很好,而且玩的也很好,题目是这样的:找规律,接着填。

我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找四个同学分别代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再看着第二个图,他们分别该跳到哪一格,就跳到那一格,以此类推接着跳到第三个格,再跳到第四个格,学生的兴趣特别高,反应的也特别快,一会就把这个游戏玩得特别熟练,然后,再让学生看着我画在黑板上的题目,你会接着画下去吗,学生们当然会做了,一直到现在,学生们还在课间玩着这个游戏。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效果特别的好。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都是好方法。

三、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对于摸得着,看得见以及听得到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多媒体课件具有图、问、声、像并茂的特点,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将抽象的过程具体化,增强了教学趣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例如,在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教师问:“如果把正方体用剪刀剪开,展开后会是怎样?”同学们猜测一番后,得出各式各样的结论,这时,教师让他们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一把剪刀沿着正方体的左边一个面的三条棱剪开,然后,把这个剪开的面展开,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剪开右边的面,最后,在上面剪开一条棱,把其余的面全部打开,这时,一个有六个正方形组成的类似的“十”的平面图就展示在大家眼前了。在学生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在看演示,他们还把自己的想法与电脑中演示的情况进行比较。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为学生的思维灵感和创新创造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媒体的应用,从教的角度,扩大了教学信息传递的渠道,提高了传递的速度。从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大脑接受刺激源增多,特别是视角刺激增多。[2]

四、课后分层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后续保障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具有理解、巩固、发展、深化、诊断、补救的功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责任心、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但是,历年来,每班都要有少数学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无论老师是说服教育,还是严厉批评,人家就是不完成作业,不完成作业,数学知识得不到巩固,成绩必然受到影响,我每次刚接一个班时,先告诉全班同学,作业要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完成,字体工整的,就在家庭作业本上,得一颗小红星,5个小红星就可以在墙上的表扬栏里换一个大红星,一个月评选一次,大红星次数多的同学,被评为文明个人,免写一次作业,学生听后,兴趣很高,所以很少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大约过了2个多月,有些学生疲倦了,没有兴趣了,就不愿写作业了,我就实行第二套方案:说服教育,或是告知家长,进行家校联手。对于有余力的学生,我每天下午放学,布置一两道稍思维灵活性的题让他们做,积少成多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乐做、能做。分层作业,既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课前充分备课,课堂上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教师辛苦换来学生的轻松,从而提高每一节数学课的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来自教师教育文集《以趣引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来自教师教育文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上一篇:用音乐培养托班幼儿的性格 下一篇:浅谈九年级中考化学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