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性与理性

时间:2022-10-06 02:21:15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各方面全面变革的新时期,这一变革的明显结果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它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是主体”的思想正在逐步得到确立。个人主体时代的来临,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改革——德育的出发点,应建立在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回归人性、回归理性、回归生活,使德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教育。

一、反思传统道德标准,理清普适性道德原则与

崇高利他道德精神

我们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往往高不可攀而鲜有成效。我认为,当代社会的道德主要凸显在人际关系上,那么,人际关系的普适性原则到底是什么呢?应该是对等和公平,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应该是互助合作精神。当然,这绝不是说,先人后己的精神不值得称赞,或者这种行为不高尚;而是说,这种原则不能成为社会成员中利益关系的普遍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拯救道德滑坡,重建社会道德,并不需要人人都成为雷锋,而只需要人人都成为合格的公民。

例如,在十字路口,损人利己擅闯红灯的行为固然有造成交通堵塞的危险,尤其是大家都跟着效仿的时候。但如果绿灯亮了你还不走,一定要舍己为人,乐于奉献,让别人先走,大家也都向他学习,那恐怕谁也走不了,照样会造成交通堵塞。真正可行的原则就是对等和公平,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该你停时停,该你走时走,这样大家的利益就都得到了保障。

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基础关系是平等的,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体,那么,在人们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就应该平等的对待矛盾的任何一方,而不是要求一方为另一方作出牺牲,或者都为对方作出牺牲。那样既不合理,又会使问题无法解决。这正是我们多年来提倡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崇高的社会道德规范总是落实不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原因。它使我们无所适从,只好束之高阁,大家各行其是。失去了道德的有效约束,损人利己的行为就多了起来。

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说道:“在不偏离自私的基因这一基本定律的条件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相互帮助如何使这自私的世界欣欣向荣。”从某个角度讲,对人原始利己驱动的肯定是正确的,是人性化的,也是理性的,而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们推动了现代经济基础的建立从而推动了整个现代文明向前发展。从本质上说,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新道德观的萌生,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只有在符合新经济需要的情况下,新的道德观念才能得以重新建立。而我们的新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是离不开广泛的交换与竞争的。这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必然结果。但众所周知,交换和竞争的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舍己为人”,不是“无私奉献”。那么,是不是所有交换活动和竞争行为都是不道德的,需要予以取缔呢?说到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推动力是个人的利益,它的结果是使全社会得益。因此,利人又利己的行为,才是最有益于社会的,才是普遍行得通的原则。基于此,道德在多数情况下应该是一种互利性质的公共服务,它的积极意义是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社会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将“舍己为人”等作为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不仅没有其经济基础,不适应当代社会的经济关系;而且也是对个人权利的漠视,不适应当代社会的伦理基础与政治关系。人作为道德的主体,其道德意识源于人的权利感和明确对自己权利可以受到保障的认知,在一个个人利益普遍被漠视的社会,想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以德报怨,自觉地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履行自己的义务,那是不大可能的。心里没有阳光的人,是不能给别人阳光且得不到社会尊重的人,也是很难去尊重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

虽然在制度设计中,处理具有平等对称地位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时,公平是唯一合理可行的道德原则,损人利己和损己利人既不可取,又不可行;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普遍存在着人和人地位、条件和处境的不对称,舍己为人成为谐调社会活动的、高尚的、而且是必要的道德原则。也就是说,以“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为根本内涵的崇高利他精神,虽然不能成为当代社会人际间处理利益关系的普遍原则,但却是其重要补充,是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理应成为当代新道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它们正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是几千年来在劳动人民和进步知识分子身上代代相传的宝贵品质,我国自古不乏扶危济困者、为民请命者、为国捐躯者。因此,尽管我们理性地对利己行为进行了肯定,但我们在德育中也必须反对介于道德与不道德之间的所谓次道德,必须警惕利己主义的道德陷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崇高利他精神,努力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利他精神的校园文化。

二、正视学校角色转换,着力培养能自主建构的道德主体

长期以来,德育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忽视学生道德素养的自主建构。道德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发展和创造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而不是一种消极防范力量。把道德完全说成是一个只具有约束力的规范体系,视道德完全为约束人行为的手段,就把个体的自主、自觉从道德中抽掉了,而不代表主体意志的行为当然也就无法参与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评价。因此,只有当人享有运用自身的意志自由去行动的权利时,人才会对选择的行为负责,而培养责任者正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主体乃是自己道德原则的真正确立者和创造者。如果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那么,道德教育的目的就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要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如果说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的理智和思维参与的过程,那么,就势必要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反理性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

从德育的有效性来讲,它也是新时代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与实践。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坚持“自主建构”的德育方法,既遵循了现代教育规律,是参与国内外德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又是德育改革成功的缘由和保障。加之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外界“灌输”可以获得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的自身建构。因此,这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与体悟。任何进步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依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的接受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因此,学校应尽快转变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担起培养善于自主建构道德主体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德育体系中,学校及教师不应再是学生道德的灌输者,而应是德育的中介因素,即介于学生与道德文化之间,起着沟通的作用。

总之,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随着人性与理性的张扬,一个新的道德研究和道德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对时代的发展变化,保持开放的姿态和敏锐的观察,并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从而走出目前中小学德育的尴尬境地。

作者单位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上一篇:临床专业讨论课的研究与实施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生物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