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06 02:19:15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研究

摘 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其性质在于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摆脱不了为应试教育的束缚而采取的短期行为,丰富厚实的缤纷多样的语文世界浓缩在《考试说明》之中,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被无限放大。本文从学生出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个教学流程角度作尝试。

关键词: 教学研究 主体性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上要讲究师生对话、师生和文本的对话、师生和编者的对话。应该说这样的对话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及对作者、编者原始想法的尊重。但当前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是《考试说明》以外的其他内容都与学生无关,纷至沓来的资料、浩无边际的题海使语文课成了十足的考试训练课。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要么漠视语文,要么投机取巧,缺乏对文本的重视,对阅读的重视,对生命的感悟。回归本源,着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语文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所在。

一、践行“把人当人看”的思想是前提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成长。因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根本所在,但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教师的主导无限性地放大,教师在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都高于学生,尤其是师道尊严铭刻几千年传统中,这种为师者高高在上的心理状态依然在“荼毒”着我们,使我们难以真正平等地对待学生。缺乏对等性地谈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无异于空中楼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主旋律,为师者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因而我们在课堂上时刻要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以充满感情的语气、平等的方式、鼓励的眼神、可亲的身体语言……聚焦于教育的本身,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心无旁骛地走向这些孩子,温润这些孩子,让他们充分地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在课堂上师生尽情地进行思想碰撞、心灵交流,最终获得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验。

二、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基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的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即便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处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教学目标确立的现状却令人担忧,部分教师缺乏对教学目标的研究,我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图一时之快,总是借用教学参考书或是教师用书,严重地束缚了教师的二次备课的再思维性活动;二是三维目标的确立没有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成为激励学生的有效因素,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不能很好地测度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的达成情况。

初三有一篇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其教学目标有的教学参考书是这样确定的:一是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二是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三是了解演说的特点。此教学目标是没错的,但是利于学生掌握吗?学生对文章所描述人物的时代与思想背景是如此的陌生,则难以体悟人物的思想高度。为此,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了解时代和思想背景,明了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二是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而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文章语言的欣赏。在了解背景与人物的基础上,充分诵读,体会文章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的语言特点。我认为只有基于学生的能力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为学生所接受,进而落实与生长。

三、结合学生经验的教学内容是重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这样的语文教材才能更贴近生活,才能充满人文气息和智慧之光。学生的生活经验研究表明,就智力与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来看,经验的作用更大,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更好地学习,理解事物本质的前提。当然“经验”既来自于学校系统的学习,又来自于自身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经验对学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其使学生有着更深刻的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或是情感体验深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则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独特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与教材选文中的生活发生共鸣达到激发、熏陶的教育目的,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比如:在教培根的《谈读书》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或是介绍自己最喜欢读的书,或是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或是谈谈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在尽情分享后让学生学习这一课,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因为引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容易了许多。

但是已有的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既有有利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这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因为有的学生能够从已有的经验中找到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在比较的基础上确立异同,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而有的学生则会受到这种经验的干扰,产生思维定势,从而产生错误的或是片面的理解。这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迸发张力的课堂组织形式是途径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往往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大打折扣,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改变现状,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既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形成,更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逐步培养主动与别人交往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是开放型人才的首要条件。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附图:

组内成员按其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法往往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一是优生表演的舞台,其他学生则不思考,形成思维怠性;二是答案过于单一绝对,难以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学案中加设“我的课堂,我记录”栏,统一特定的标记符号,如在老师提问前已思考完问题,且答案符合题意的,则用:”∨“;如已独立思考完,则“―”,答案有偏差则用不同颜色的补上“√”;如在同学陈述时还没有独立思考出个人看法的,则是个人知识的难点,需标上“”。优生还可记录自己的速度与准确率的情况,与其他组的同质学生进行比较。这样的情况下,会的同学可以自己先写,以免别的同学没有了思考的机会,造成思维的怠性,同时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还要求学生下课后对记录的情况进行一个自我小结,既是个人的课堂反思,又形成个人错题集,只需时几分钟,形成习惯后,效果显著。

五、注重实践的作业设计是根本

库伯认为:“尽管不应该指望家庭作业能提高考试分数,但家庭作业倒是应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传输学习观念,使他们明白在家中、在学校都有学习任务。”而现实是每一科的老师都觉得自己留的作业不多,集中到学生身上却是如山般的沉重。老师对所布置的作业到底要用多少时间完成不清楚,留给学生的作业的练习目的是什么不明晰,缺乏针对性,同一个班的学生一般都完成相同的作业,且作业的形式较为僵化,缺乏动手的要求,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其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免受责罚,其过程对学生没有实际上的增值作用。

受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中新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项新课程,穿插于教材的每一章中,它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本领。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家庭作业的有效性,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将一些背诵、抄写、默写的内容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练习迁移,以同质相比,异组相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家庭作业则以学生动手、动脑为目的设计。如“青春随想”活动,让学生做个人的人生规划,引导学生确立青春的座右铭,分组搜集青春的知识,进行分组汇报,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引导。在“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中,让学生搜集资料,找与主题有关的名言、名人读书故事,回顾自己的读书故事,介绍自己爱读的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这些作业的完成有一个时间段,既可独立完成,又可合作而成,既要网上搜集资料,又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备受学生的欢迎。

六、富于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是手段

“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其直接目的是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依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能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注意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既要有终结性的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的评价,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2]艾尔非・科恩.家庭作业的迷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陶西平.呼唤“有效作业“,中小学管理,2012(01).

[4]陈瑜.如何有效激活初三语文复习课[J].广西教育,2012(4).

上一篇: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才是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下一篇:理论的前瞻与实践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