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10-06 01:46:15

人力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协调以及健康发展。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提高人才的素质。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又探索了一些如何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源 经济协调发展 分析与研究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的是人才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人才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人力资源的塑造与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中,物质资本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竞争的本质已经转为了人才方面的竞争。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出现了明显的不协调现象,这就需要我国依靠人力资源建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一、人力资源建设对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已经表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建设作为一种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国家足够的重视。下面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人力资源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提出一些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出高瞻远瞩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能够采取一些积极的经济发展措施,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起着关键作用。人力资源建设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相关部门可以为人才提供一些专门的培训机遇,提高人才的知识技能。因此,人力资源建设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手段,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使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使地区经济获得极大发展[4]。在经济发展当中,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了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首先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协调发展,而生产力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因此,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我国进行人力资源建设,通过人力资源建设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当地的经济获得极大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人力资源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经济发展当中,经济发展的差异也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差异上,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与之相适应的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尤其是西部地区主要依靠传统的畜牧业进行发展,而畜牧业和农业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当中。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就需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则需要人力资源的发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具有很高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能够为地区经济发展制定良好的发展方略,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除此之外,第三产业很多都是一些创意产业,需要很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这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所以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经济协调发展当中哦,人力资源的建设能够促经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投资,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下面本文就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

(一)人力资源总量大,但是总体质量不高

从我国具体的人口发展状况来说,我国的人口现状主要表现为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发展当中,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国的人力资源一直处于供大于需的状态。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过多,而我国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却是非常有限的,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因此,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的,然而我国的教育资源却不能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虽然人口巨大,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大,但是,与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下。

(二)人力资源的建设投入不足,而且分布不均

“再多的资源除以十三亿将会所剩无几,再小的麻烦乘以十三亿都将会成为很大的麻烦”,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我国的教育资源显得比较少。除此之外,我国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却有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比较充足,而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却严重不足,例如,东部地区的电脑教育从很早就开始进行了,而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山区,根本没有电脑课程。从经济的发展来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素质,而人力资源的数量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由于人力资源建设投资的限制,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人力资源的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开发的规划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起步比较晚,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当今的发达国家当中,教育普及已经到大学阶段,而我国的教育普及阶段却仍旧是初中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除此之外,我国对人力资源建设也缺乏相应的科学规划,主要表现在,我国对人力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仍旧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很多方面仍旧处在空白阶段,此外,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普遍进行了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设,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无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很大问题,这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因此,我国人力资源基础比较薄弱,人力资源缺乏科学规划也是人力资源建设当中遇到的问题。

三、采取科学措施进行人力资源建设,促进其与经济协调发展

(一)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教育建设摆到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学,将教育普及到初中阶段。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理论建设也给予了足够重视,教育模式改革也取得了重大成果。除此之外,我国也开始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为了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建设,我国还应该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项目。例如,我国可以制定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规划,从其他国家引进适合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模式,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还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更加重视职业培训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二)加大对教育的资源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投资仍然十分有限。除此之外,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与之相适应的是各个地区的财力状况也就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资出现了东西中三个部分的差异。为了改变教育投资力度的差异,就需要中央政府对教育投资进行适当地平衡,让中央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更多流向中西部的不发达地区,使教育资源的分布尽可能地协调分配,推动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平衡发展。

(三)利用信贷手段,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在一些中西部地区,由于家庭的贫困,很多学生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可以采用信贷手段,推动经济发展。例如,从一九九九年开始,我国就开始设置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国家向贫困学生提供每年为六千元的助学贷款,如果学生考上研究生,那么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将会被延迟。通过这种信贷手段,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的信贷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四)加大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

人力资源的素质还和医疗卫生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国家还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尤其是对中西部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国家需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村居民的基本卫生健康条件。针对中西部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了中西部农民的极大欢迎。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能够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就需要我国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建设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晓伟.浅析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及其经济协调发展[J].现代商业,2013,(26).

[2]吴静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人力资源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J].河北企业,2011,(6).

[3]张一清.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4]刘红华,余伟兵.浅析湖北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7).

[5]张杰.人力资源及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之我见[J].经济视野,2014,(19).

[6]初铭畅,李欢.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与经济协调度评价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7]李佳文.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某企业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我的内心温热并悲伤 下一篇:当“进京指标”遇上“最难就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