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商:信息中枢强化内外部管理

时间:2022-10-06 12:11:02

南京中商:信息中枢强化内外部管理

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36年,是拥有76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公司由过去的个单体店,发展成为现在多业并存、跨地域经营的大型商业集团、A股上市公司,拥有7家连锁百货店、3家仓储超市以及越过20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在规模、效益、管理等核心竞争力上都有所突破和提升。2011年,集团公司共实现销售逾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以上;其中位于新街口核心商圈的中心店实现销售3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业绩和增幅在全国商业同行中名列前茅。

创行业一流连锁品牌,基业常青百年,一直是南京中商长期的战略性目标。基于此,南京中商确立了持续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坐标,而且正在全力推进集团化、连锁化、社会化建设的进程,努力打造具有较强实力的现代化商业集团公司。

急需整合信息化孤岛

南京中商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历过多年的建设历程,但是受限于当时市场上的软件产品和信息化理念,缺乏能够实现全业务流程贯通的解决方案。南京中商内部的信息化应用,分别采用了几家不同厂商的解决方案,实现ERP、CRM、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各个信息化系统之间互相独立,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沟通和对接,只能凭借人工手段,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和格式转换。这种方式看似灵活,但在工作效率、数据安全和流程控制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更无法满足高速发展中的零售企业对集成化、集约化经营管理,全流程管控,以及实时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要求。

作为一家跨地域经营的连锁型企业,南京中商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主数据的统一和集成化企业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各分子公司、不同门店、不同部门、不同IT系统间的信息集成。考虑到数据集成在未来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南京中商在项目一期中主要实现基本数据的统一,解决其财务、业务和管理一体化的问题,希望通过一期项目建设,搭建一个强健、稳定的信息化平台,为二期项目中的人事、绩效考核、财务及业务管理等项目建设和业务创新打好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不仅要支撑日常业务的运行,还要承担业务创新和业务变革的重任,因此南京中商在新项目的系统选型中,对信息化系统的架构、成熟度、集成性、稳定性和扩展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先建立集成化、全流程贯通的企业信息平台,搭好框架,再逐步实现和改进各业务功能模块的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南京中商对市场上不同的方案进行了考察。只有少数几家能够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的厂商,有的整体架构更好,有的缺乏整合性但在特定模块上更有优势。不同解决方案在后期维护成本上,也大相径庭。

打造强健企业信息中枢

南京中商通过对比和调查研究,决定上线一系列企业级信息化解决方案。南京中商采用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信息化架构作为平台,与零售业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应用进行集成 ,实现了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南京中商的商业房地产管理模块,利用内嵌的第三方解决方案实现了可视化的动态评效系统。该应用结合三维空间视图,以虚拟和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了零售商场中不同位置、不同楼层、不同柜组柜位的业务绩效,实现了CAD图纸和系统的集成,使特定商业地产资源的经营业绩和销售毛利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到信息系统中。另外,项目小组还为南京中商的管理者层部署了Sybase Unwired Platform应用,包括审批流程和实时报表等。管理人员最快可以看到三分钟以内的数据报表。

BW模块的实施,解决了业务部门不能实时看到毛利的问题,实现了业务和财务数据的统一。零售方面的功能实现,也充分考虑了业务部门对灵活性的需求,在信息化架构内部,实现了促销管理的功能。

其中,该项目的新财务解决方案,基于中国市场本地化的开发,使用户界面更加友好,提升了财务用户的体验,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信息互通,有效加强ERP系统的整体使用效率,增强财务管控能力。

南京中商通过实施的银企直连解决方案,实现付款申请、支付审批及银行对账操作的全电子化管理,加快了资金运作效率,杜绝了资金管理中的漏洞。

完成多模块多门店部署实施

具体实施过程中,南京中商和第三方方案供应商组成了项目小组,共同完成了项目实施。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多个模块的实施,公司从门店和集团信息部抽调了精兵强将,参与到项目的实施中。各参与方对实施进度进行了严格的把控,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完成。

项目实施从2012年五月中旬开始,截止2012年12月份,已经有几个模块提前上线,包括人力资本模块等。2012年12月,陆续有三家门店正式上线,规模最大的新街口店也在今年三月份成功上线。其中上线的联合营销公司,是公司未来财务共享中心的一个雏形,相当于一个集中统购统销的公司。

项目上线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大家普遍认为新系统的功能、一体化程度和数据实时性都有了大幅提高,在内部管理、供应链系统协同和业务的连贯性等方面有很大进步。

信息化助业务创新和快速发展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南京中商对152种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整理、优化和固化,打通了业务、财务和人力资源等内部管理系统,实现了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有效对接。

项目实施中,建立了40多张BW报表,定制开发的报表更多,满足了业务部门的各种分析和报表需求。项目实施后,数据的实时性大幅提升,数据更新速度最快为三分钟。OA、ERP、财务和供应商管理模块的集成化也更高,提升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为未来的业务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南京中商实现了用户积分的财务化。项目实施前,南京中商的积分和财务体系是各自独立的,积分规则和兑换规则非常复杂,无法进行量化并与财务进行对接。在本次项目的实施中,南京中商对其相关的规则进行了统一,在系统中实现了积分的财务化,以及积分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对接。

另外,南京中商还实现了可视化的动态评效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虚拟三维展示技术的信息管理方案,直观展现了特定商业资产的营利情况,方便了管理决策或发现日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一种具有创新价值的应用。

在促销管理方面,南京中商也引入了一些先进的功能,包括在该平台中实现了利用促销代码进行促销绩效管理的功能。银企直连解决方案帮助南京中商实现了资金大集中,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把各个分子公司的财务和核算都集中到集团本部进行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南京中商对此次信息化平台构建项目进行了精确的定位,采用了财务主导,业务推动、IT负责落地的协作模式,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落地,带动了南京中商内部的业务变革。从2013年6月开始,该项目进入推广阶段,南京中商将全面推广新的系统到所有门店。

与此同时,集团内部的人事、绩效考核、电子商务、业务及财务应用等建设也将陆续启动,并将着手实现客户忠诚度的进行集中化管理。在南京中商的管理层看来,未来的该项目实施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与公司的业务变革互为促进,在信息化平台的改进和管理水平提升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过程。

上一篇:试论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