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校大学生休闲行为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10-06 11:55:36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休闲行为的基本特征

摘要:大学生休闲教育是大学生 “成为人”过程的重要环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休闲活动通常都比较消极,而对大学生休闲的教育又困境重重。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并掌握大学生休闲行为的特征,才能更好的通过大学生休闲教育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有价值的休闲活动,明确而清晰的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理顺大学生的休闲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行为;特征

21 世纪是一个注重休闲的时代,在大学阶段,丰富的自由时间使得休闲活动成为了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的休闲行为调研,深入研究大学生的休闲行为特征。不仅能更好的通过大学生休闲教育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有价值的休闲活动,而且也能促进大学生对休闲价值观的正确理解。

一.大学生休闲行为的主体性特征

第一,休闲活动时人际交往的主体特征。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属性。当代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借助于各种形式的休闲方式以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从湖南省大学生休闲同伴选择的主体来看,在平时,大学生休闲活动同伴的主体选择将同学和朋友作为主要的休闲伙伴。在周末至长假期间,大学生则呈现出渴望与男/女朋友和亲人进行休闲活动,而单独从事休闲活动的主体选择比例却非常低,这又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大学生休闲活动的人际关系依赖性特征。

第二,休闲活动方式选择主体性特征。首先,关于休闲活动方式。从休闲方式主体看,平时在校上课期间由于休闲时间既短暂又零碎,业余的学习、拓展知识就成为大学生最普遍的休闲方式。其次则是听音乐唱歌跳舞 和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

可是,随着周末和节假日休闲时间的增多,他们选择休闲活动方式的自由度显著增强,导致休闲方式构成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学习、 拓展知识因而不再成为大学生休闲方式的绝对主体。游泳、溜冰、健身,琴棋书画、摄影插花等业余爱 都成为这一时间段大学生的休闲选择。而爬山、远足、旅游度假则成为大学生节假日的最爱。

二.大学生休闲行为的时空关系特征

从休闲方式和场所的选择来看,调查结果都表明了随着休闲时间增加,休闲空间也在扩大的规律,见图1休闲行为的时空关系图。

如图1所示,以休闲时间为横轴,休闲空间为纵轴,相应区域为休闲方式的选择。随着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加,休闲空间的半径也在增加,相应的休闲方式选择就有了变化,这些变化就是休闲方式选择的时空规律所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周末或节假日休闲时间的延长,大学生的休闲方式发生了两大显著演变。一是从大学生休闲方式的形态来看,由静态方式转向动态方式;二是从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的心态来看,由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追求。

第二,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多,大学生对休闲场所的选择,在空间上显示出比较强烈和执着的离开原有地的倾向,导致休闲时间的延长和休闲空间的延伸呈现同步扩大的趋势。

第三,随着大学生休闲时间的增多,作为休闲方式所依托的活动空间的性质上逐渐由室内转向室外。图书馆、网吧、歌厅等作为户内休闲场所的重要性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公园、广场、风景旅游区等户外场所的替代性则明显加强。

三.大学生休闲行为的意愿性特征

从休闲活动方式选择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现实选择和潜在意愿的比较,发现两者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一方面,大学生在主观意愿上更多的期望进行一些能愉悦身心又能开阔眼界的休闲方式如爬山 、郊游、 旅游观光,最不希望从事的是诸如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等室内消遣娱乐或周边娱乐活动。因为它们是易于达到但收获不丰的休闲活动。但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实际所从事的休闲活动却正好与此相背离,室内消遣最多,周边娱乐次之,旅游观光较少。

另一方面,大学生更向往参与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和促进自我完善的休闲活动。从样本调查数据分析,在平时,大学生向往参加的体育健身,业余爱好,社会公益活动等较平时增长。

由此可见,随着大学生自身素质、特别是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日益更新,大学生在休闲方式的选择方面更具有自主性,也更加注重休闲活动的质量,向往参与自我促进、结交朋友、提高身心素质等自我完善的休闲活动。

四.大学生休闲行为的独立性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自我发展进行了更多思考,这在主观上推进了大学生休闲观念个体化的发展进程。他们更加关注个人在社会、集体中的价值和认可度,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个性的张扬。而这些转变在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中表现出来,则体现为绝大部分同学自己自由安排休闲活动的内容,并灵活多样地选择休闲活动形式,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兴趣爱好。总体上湖南省大学生都以室内消遣型活动为主,素质拓展和周边娱乐次之,社会活动所花的时间最少。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偏重于独立性的活动,而较少关注交往性的活动。并且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少认真考虑休闲活动的安排,临时性活动较多。大学生休闲行为的最常见的活动方式主要自发组合、结伴而行或单独行动,而学校、系、班级以及社团组织的活动只占据大学生休闲生活空间的极小的一部分,可见学校、班级和社团也许忽略了许多可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一样,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与财富,对我国现阶段通过应试教育进入大学的大学生而言,休闲时间愈多,越需要理智,越需要教育、引导与组织。因此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休闲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五.大学生休闲行为的差异性特征

本文对大学生从不同人口学属性群体的休闲行为选择差异的分析反映出,大学生休闲行为的差异性取决于他们的性别、年龄、学历、文化程度等主体性因素。

(一)性别差异。休闲行为构成体现在性别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男生在同伴选择上的选择面比女生更广,他们多以同学朋友为主,女生更多以亲人和朋友为重心。在方式选择上,男生的休闲方式偏好比女生的更体现为社会化和多元化特征,而女生则更多体现为休闲方式的消费性、闲适性和生活情趣性。在日平均休闲时间拥有上男生的休闲时间占有量仍多于女生,这体现了男生相比女生而言更愿意走向社会,想拥有更多的休闲社交时间。在休闲的组织形式上男生多以社团组织和自由组织为主 而女生则多以家庭亲友组织为主。

(二)年龄差异。在同伴选择上,总体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人的依赖性有所降低,而对朋友的依赖性有所增加。年龄越大越偏好社会型休闲同伴,体现出其价值观的开放度增加以及自由度增强的特征。在方式选择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休闲方式的娱乐时尚性逐渐减低,而闲适性和健身性逐渐增强。20-22岁年龄段群体的休闲方式比其他两个年龄段群体更多样化。在日平均休闲时间上,总体也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休闲时间的增加的特性。但22岁以上年龄段群体的休闲时间占有量则少于其他群体。这反映了此年龄段的同学或许正处于紧张学习和奔波求职的生命周期中。在休闲的组织形式上,年龄越小则越依赖班级学校组织、寝室组织和亲人组织的形式上,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同学则选择社团组织和自由组织的形式。

(三)学历差异。随着学历的提高,大学生对组织形式的选择更趋向于独立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在方式选择上,休闲方式的多样性呈现出随文化学历程度增加而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大专生主要集中在听音乐、唱歌、跳舞和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性的休闲方式上,本科学历群体的选择面要广得多,几乎每项方式都有涉及,而到了硕士和博士学历群体,其休闲方式又回归集中到某些项目上,但是对休闲教育等富有文化含量的方式的选择比低学历者明显集中。在日平均休闲时间上,在休闲时间总量相对充裕条件下,学历程度的高低同休闲时间的多少成反比,即文化程度越高休闲时间的占有量越少。在休闲组织形式上,大专和本科生更多的选择寝室组织和班级学校组织形式,而硕士和博士生则主要选择自由组织形式。这一趋势反映出随着文化程度和学历的提高,大学生对于休闲同伴的要求更为偏向志趣相投,如果不能满足志同道合,更情愿单独行事。

(四)专业差异。不同专业群体的大学生在同伴选择上,多以同学朋友和亲人为主,但理工科类同学选择单独的比例却明显高于文科和艺术类,同时在选择亲人为同伴的比例也比文科和艺术类低。在休闲方式选择上,文科和理工科类对休闲方式的选择比较固定,前者多以听音乐、唱歌、跳舞和逛街、购物、餐饮为主,而后者多以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和社会公益活动为主,而艺术类对休闲方式的选择则呈现出其多样化的特性,几乎每项方式都有涉及,这也与他们的专业特色有关。在日平均休闲时间上,不同专业群体的休闲时间的占有量比例都基本持平,差别不大。在休闲组织形式上,文科和艺术类更多的是选择班级学校组织和寝室组织形式,其次是社团组织。而理工科类则主要选择社团组织和自由组织形式。这一趋势反映出理工科类的同学相比文科和艺术类的同学更多的注重理论和实际的应用,因而他们更多是愿意走出校园,更早的走入社会锻炼,所以加大了选择社团组织和自由组织形式的比例。

(五)月消费差异。月消费水平底的群体在同伴选择上,更多是选择亲人或单独,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消费水平与大多数同学不一致而导致他们可能更愿意单独或与家人一起休闲。随着月消费水平的增加和时间的增加,选择亲人、朋友和恋人的比例都相应增加。在休闲方式选择上,月消费水平底的群体对休闲方式的选择比较固定,多以学习 、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主,而801—1000元群体和1000元以上群体对休闲方式的选择则呈现出其多样化的特性,几乎每项方式都有涉及,这也可能与他们的家庭成长环境的优越性有关。总体来看,随着月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休闲组织形式的选择也更趋向多样性。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皮普尔. 闲暇:文化的基础[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25.

[2]楼嘉军.休闲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3]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1,6.

[4]魏小安.中国休闲度假的特点与趋势[N].中国旅游报,2005,02(5).

[5]杰弗瑞.戈比. 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25-128.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省高校大学生休闲行为与休闲教育研究》 (课题编号:1011018B,主持人:邓应华)。

作者简介:邓应华(1977-),女,湖南株洲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休闲与游憩管理,旅游管理。

崔德明(1970-),男,湖南衡阳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上一篇:论声乐教学中示范的重要性 下一篇:头戴式耳机 耳间跳动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