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雷电灾害情况探讨

时间:2022-09-16 06:47:52

湖南省农村雷电灾害情况探讨

摘 要: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也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通过调查统计看,反映出湖南省农村雷灾情况,通过分析农村雷击严重的原因,提出农村防雷的建议,以为农村防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探讨

引 言

雷电灾害是重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是指遭受直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我省地处丘陵山区地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加上特殊的地形地貌,使我省成为全国多雷暴的省份之一,雷电灾害事故列全国第八位。近年来,我省城市雷电安全防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但农村雷电灾害频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雷击死亡事件都发生在农村[2]。雷击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农村防雷,减少人员伤亡。本文通过多年数据收集,通过理论分析湖南省雷电灾害现实情况。

1 湖南省农村雷灾特点及现状

湖南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雷暴,但主要以4至9月份居多,全省各地全年雷暴日一般在50d至70d,雷电灾害遍布全省各市(州)县。具体而言,乡村和野外仍然是人员雷击伤亡事故的主要发生地,由于农村的防雷工作非常薄弱,是雷击事件的频发区,使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3]。

从历年来我省市(州)、县各级防雷中心了解的农村雷电灾害损失情况分析,我省农村发生雷灾事故的面广、点多,损失涉及人、畜、农作物、建筑物、电子电器设备等。

(1)农村雷灾导致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2013年全省农村就发生雷电灾害384起,伤亡158人,造成经济损失达4700万元(见表1)。

从分析收集到的雷灾事故资料[4],我省农村出现雷电灾害最多的是岳阳(55起),其次是邵阳(51起)、益阳(50起)、常德(38起)和怀化(35起),而湘潭(3起)及永州(7起)的农村雷电灾害起数相对较少。雷灾分布情况与闪电分布略有区别,主要原因是:①目前的雷灾调查并不完全,部分雷灾发生后并未上报;②我省湘东北为洞庭湖区,地势较为开阔,人员较为密集,雷灾发生后易于发现,而湘南及湘东南多山区,居住人员相对分散,事故发生后,较难及时发现。

(2)农村自然环境条件复杂,防灾抗灾能力弱。农村选址多有以下几个特点:或地理位置较高,或突出周围地貌,或空旷开阔,或邻近潮湿和水体环境,这些都是有利于雷电生成的自然条件,导致雷电灾害频发。近年来,湖南省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具有村镇商业化、工业化、聚集程度较高的特性。例如,存在一些位于空旷地带的农业基地及农业示范园;存在一些高山处的农家乐和休闲观光园;民房因考虑美观效果在屋顶增设不接地的金属装饰物、凉亭等;乡镇企业多且大部分企业厂房紧邻农田、水域,而防雷设施几乎是空白;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线路、网络等架空线路乱拉乱挂现象严重,布线混乱;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电子、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等。然而农村防雷设施很薄弱,而且广大农民缺乏防雷避雷的基本知识和意识,农村的防雷减灾体系经不起雷击灾害的冲击,做好农村的防雷减灾工作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2 农村民居与雷灾的关联

(1)湖南农村民居选址和布局特点与农村地区的雷灾关系密切关联。在湖南农村民居村落建筑的选址和布局上,湖南民居较为注重与自然的结合,和谐共处,以依山畔水或者背山面水的居住环境来决定农村民居的取舍和设计。这种典型的依山畔水或者背山面水的居住环境,其实埋下了深深的对雷击安全的隐患。在山水相伴的自然环境里,使得大气中水汽较周边环境更为充足,在局部的大气环流中水汽补充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周遭环境中得到补充,气候、气温、气压又随着山势变化显著,加大了局部大气对流的强度,在很大的一定程度上对雷雨云的形成造就了相当的足够多的条件,再加上水面的宽阔、平坦,以及作为电的良导体,都对周围的农村民居建筑在雷雨时的雷击安全中,起到了伤害加深的作用,从而加剧了农村民居的雷击发生概率;而山地所带来的,独有的立体气候特征,则加强了局部空气的对流,特别是山区的抬升作用,很容易就导致了局部对流云系的发展,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雷击发生的概率;而湖南农村民居的选址特点上则结合了两者,处于两者影响的交汇结合,这样就为湖南农村地区雷击多发种下了萌发的种子。

(2)湖南农村民居的建筑结构特点与农村地区的雷灾关系密切关联[3]。首先,农村民居建筑型制独立、结构完整,造成农村地区民居既是以村落为单位,相对集中聚居,又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相对独立成户的分散散居,这增加了雷击的概率,而且成为农村地区雷灾以户为单位的独立事件。其次,农村民居内部结构多宽敞,且门窗周正通风,增加了与外界气团的对流活动,对雷雨云中,特别是球形雷入室造成雷击带来一定先决条件。再次,农村民居多为大型木质结构的建筑,且屋脊部位高耸突出,加深了雷灾的破坏程度。木质结构建筑在雷雨季节极易导电,但往往农村建筑结构的这种木质结构,所做的基础不深,只是考虑坚固牢靠,所以雷雨时能引雷但不能及时泄雷,而且屋脊高耸突出,往往成为雷击的首选位置,成为房屋雷击受损的易损部位,在农村雷灾中较为普遍呈现,这些因素都加深了农村民居雷灾的受损程度,为农村地区的农村民居带来了极大的雷灾风险。

3 农村居住区的防雷现状

(1)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未进行气象灾害评估。目前,农村建房既未纳入审批,也未纳入监管,处于随意自我发展的状态,布局缺乏规划,建房也无限制,建设地点的区域气候状况也未进行调查和评估,为农村经常遭受气象灾害的侵袭埋下了隐患。而且农村建筑大多孤立,或散居旷野,或分布河岸、树林、水网、山坡、山区等地域,建筑区域的地理环境就极易遭受雷击。这些都是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面临的客观困难和挑战。

(2)农村建筑95%以上没有安装防雷设施或防雷设施不合格。农村的建筑主要有砖瓦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种形式,这些建筑物基本上没有安装防雷设施(即没有安装简单的避雷网(带)、针、避雷引下线等);即使框架结构的农村建筑立柱内钢筋基本没有直通屋顶和地下,而且竖直的主筋都是捆扎形式,电气连接很不好,无法利用为自然防雷引下线,地下面没有安装接地网或简单接地散流体。农村经济落后,制约了防雷设施的投入。为了节省投入,农民小规模建房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亦不按规范施工,不设防雷装置。农民建房时只请建房土专家因地而建,但土专家没有防雷基本技术。农村的公共场所、老房子、个体小企业和学校几乎都没有防雷装置。

(3)防雷设施薄弱,工作机制不健全,防雷减灾工作落实难。目前,农村防雷的责任机制尚未建立,防雷安全检查体系还不完善,农村建房缺少政府相关部的监督、审核,加之村庄分散,防雷装置的建设和改造成本比城市高,导致农民新建房屋绝大多数没有设计安装防雷装置,乡村学校、农村公共场所、农村个体企业、乡镇企业几乎都没有安装防雷装置。许多农民甚至在自家的屋顶上安装未进行接地处理的金属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或装饰性小铁塔,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引雷装置”。而且农村电源线、电视信号线、电话线及广播线等布线极不规范,乱搭、乱拉、乱挂现象严重。纵横交织,强电、弱电线路相互缠绕,一路架空未作任何防护处理就直接接入室内。这些都使农村雷击隐患层出不穷,并且不能被即时发现和消除,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

(4)移动基站和高压输电线路增大其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的遭受雷电灾害的概率[5]。高大的移动基站和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高约四、五十米不等,它们的存在对其周围雷电产生、泄流环境改变极大。其强大的引雷作用,使其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电线和通信线路感应雷电的概率大大增加

(5)农村居民对雷电缺乏科学认识,防雷意识淡薄,农村科普工作存在很大不足。目前,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重点仍停留在城市,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得有声有色,科普工作取得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果。然而在农村,大多数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地广人稀,成本投入大以及照搬适用城市的科普工作经验,使科普活动开展少,科普宣传不到位,科普效果不明显,广大农村居民仍缺乏必要的雷电知识,不懂自我保护。雷雨天气中,农村居民或盲目户外劳作,或荷锄、撑伞在水田间、空旷地带疾走,或躲在大树下和简陋凉亭等易遭雷击场所避雷雨等。在建房时对安装防雷装置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对于利用房屋框架内钢筋外加接闪器就可达到避雷的效果,建房户极不理解,也不乐意投人,自觉装设防雷装置的主动性不高。农村雷击人身伤亡事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农村居民现代科学防雷意识和避雷常识的缺乏,成为整个社会防雷安全工作的一大软肋。

(6)农村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人力、财力有限,建设主管部门和防雷主管部门还未深入到农村的防雷管理,规范的防雷技术还未延伸到农村。

4 小 结

农村雷电防御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6]。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基础薄弱,环境复杂多样,要想实现全面、系统、完善的防雷措施,不仅资金需求大,而且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只有掌握了农村雷电存在的主要隐患、发生的主要规律、入侵的主要途径等,抓住重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尽可能做到投入少、作用大,遵循简单、实用、高效的原则,才能使防雷安全工作在农村得到普及、发展,并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3]徐桂玉,杨修群等.我国南方雷暴的气候特征研究[J].气象科学,2001(03).

[4]向永,刘扬.农村防雷现状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

[5]马宏达.山区电网防雷的新概念――区域性防雷[J].电网技术;1995(07).

[6]黄小红.农村防雷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上一篇:建筑节能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探讨 下一篇:山区道路水毁原因及其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