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10-06 07:57:12

呼吸内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针对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业务内涵及应变能力不足、新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不规范、护患沟通缺乏等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融洽了护患关系, 医疗纠纷减少、提高了医院的声誉。结论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 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呼吸内科;核心制度;纠纷;护理措施安全是一个科室的核心, 更是护理质量的核心表现[1], 在本院呼吸内科, 患者大多是高龄且无人照顾, 体质虚弱, 病情变化较快, 由此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在护理安全方面, 护理人员更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评估收集各种有关患者可能的安全因素,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1呼吸内科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

1. 1不严格尊守科室的核心制度近几年来由于科室使用了电子医嘱, 办工护士为了节省时间, 总是忽略一些医嘱的查对, 这样总有一些治疗漏做、多做或做错现象。交接班不认真, 交人情班, 总觉得关系好就可以不进行床旁交按, 这样上班心中总是没有数, 觉得一切都很好, 等到患者家属按铃呼叫才到患者床旁, 病情变化或病情恶化未能及时发现, 失去了抢救时机。最后患者家属就会找医院科室问责, 这样就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2没有主人翁责任感①个别护士上班并没有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重要多神圣的工作, 护士长不督促就不会主动到患者身边询问患者的情况, 有什么需要, 关心体贴患者。②操作不熟练, 如有的护士吸痰总是不到位, 患者深部的痰不能吸出, 进而有窒息死亡的可能。③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风险, 对容易坠床跌倒、褥疮的患者没有采取必要的干予措施。④科室质控成员不得力, 对自己要求较严, 但对下面的护士不敢管、怕管, 没有一点担当的精神。

1. 3操作不规范①吸痰是呼吸科常见且很重要的一项操作, 个别护士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 口腔吸痰和鼻腔吸痰常常不分开, 吸痰管不分开, 吸痰水不分开, 甚至有的吸痰用物也没有按要求及时更换, 这样就容易产生呼吸道污染方面的危险。②手卫生执行力度不够, 科室主任、医生、护士不重视, 医生上班时戴手套查房, 但不同患者之间并没有进行更换。护士操作前进行了洗手, 但操作后没有洗手的情况较多。这也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

1. 4知识欠缺及灵活度不够①二级医院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较少, 由此大多护士学习能力不强, 有的护士应变能力较差, 个别护士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本科一低年资护士在上夜班时, 一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不能自行小便, 医生要求给患者导尿, 当晚该护士没有给患者导上, 第二天早上护士长查房后分析了原因, 很快就给患者导上了, 解除了患者的痛苦。②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 有的根本不是医学用语, 在班的变化情况不能正确的表达, 个别护士前一班记录的什么就完全照抄下来。③呼吸科患者做雾化治疗的较多, 一般患者都是做两次, 个别低年资护士根本不分析为什么要做两次, 两次间隔时间到底是多长。但有的患者由于要回家就要求两次雾化接着做, 有的护士就答应患者的要求, 记得有一次, 本科有一患者做的可比特, 护士也将两次雾化接着做(间隔时间很短, 可能只有一个小时), 晚上回家后患者自觉很不舒服(心慌、心悸), 后来找科室医生理论了很久, 说是护士的责任, 护士长和主任与患者沟通解释了很久才得到患者的理解。

1. 5心理护理形式化每天护理查房都在说心理护理, 但很多护士根本没有亲自到患者身边给予心理护理, 关心了解患者的情况, 要不有的护士就依靠学生去做, 由于学生没有临床经验, 沟通解释不到位, 观察能力不够, 患者的心理变化没有及时发现, 最后有的患者割腕自杀了都不知道。(本科近6年来有两名患者割腕自杀, 组长巡视病房及时发现, 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2减少呼吸内科安全隐患的措施

2. 1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 强化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科室内把安全学习纳入培训计划内, 月月讲安全、天天查安全, 认真学习护士条例, 对科内及院内特殊案例进行分析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 保护患者安全、保护自身安全, 同时科内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每天检查危重患者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并且纳入科内绩效考核[2, 3]。

2. 2强化无菌观念的灌输及操作技能培训对科室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分级培训, 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 晨间交接班时多提问、多讲解, 多问为什么, 全面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强化理论水平,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增强护士的无菌观念, 学习院感的相关要求, 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2. 3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科内成立了质控小组, 由几个有经验的老护士担任相应的工作负责科内护理质量, 组长由护士长担任, 如院感小组、技术操作小组、安全小组等。各小组每月不定期对所管工作进行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由被查人员先分析原因, 其他护士发言补充, 提出一些新的整改措施, 最后由护士长进行总结。

2. 4重视沟通交流技巧加强语言修养, 注重形象, 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科室开展了一些摸拟训练, 由一些沟通交流能力强的护士进行示范。同时进行工作上的搭配。这样有利于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总之, 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 强化科室的分级培训, 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真正做到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的优质护理, 全面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长青.呼吸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0, 6(15):123.

[2] 何炯.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性分析研究.长春医学, 2010, 8(1):12.

[3] 刘胜平.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调查.中华护理杂志, 2008, 38(2): 107.

[4] 呼吸科护患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医院呼吸科临床护理操作要点与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操作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339-348.

[收稿日期:2014-03-24]

上一篇: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与耐药性癫痫关系的研究进... 下一篇:匹多莫德联合长期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