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调落子发展

时间:2022-10-06 05:26:15

浅谈平调落子发展

【摘要】平调落子产生于明末清初邯郸的武安市,兴盛于上世纪中叶。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

【关键词】平调落子;平调;地方剧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26-02

1 平调落子起源

平调落子起源於清代中叶,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流行於邯郸各地,是河北省邯郸市独一无二的两个剧种,是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调由豫北一带流传的梆子戏演变而来,落子由武安一带民间所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因多在一团内“两开箱”演出,故叫“两下锅”,在武安县有一个保留至今的县平调落子专业剧团。一般平调落子剧团演员,都能兼演平调和落子。平调落子的内容,有的歌颂历史上劳动人民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有的歌颂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有的反映男女平等、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

平调传统剧目有200多出,落子剧目有150多出。历代著名的演员有李秀奇、魏鸿昌、孙富琴、刘守堂等。平调以表演朝代大戏为主,落子以表演家情小戏见长。

平调俗称大戏,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河南怀调与武安地方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平调起源无文字记载,有两种传说,一说明代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兄弟俩),分别创立了武安平调和开州平调(开州即河南濮阳一代,开州平调亦称大梆子,流行于豫北、冀南一代)。二说明末时,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怀调颇有名气,后回乡创办曹白两科班,他们在怀调的基础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间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调。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曲调优美、细腻委婉、高亢明亮,表演粗犷豪放。唱词为七字、十字和五字。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轧琴、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风格淳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抗战时期平调落子称“红色剧种”,在解放区影响较大,解放后发展到鼎盛时期。平调角色行当齐全,主要有所谓“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其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彪悍的民间武术气概。平调以武安话为基础韵白,乡土气息浓厚,风格淳正朴实。落子源于民间曲调,经艺人口传、加工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艺术。行当较齐全,舞台道具简单,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及实际生活中的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且歌且舞、活泼自如。道白使用武安方言,庄谐兼重,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评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平调落子历史发展

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源于民间曲调,经艺人口传、加工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艺术。行当较齐全,舞台道具简单,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及实际生活中的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且歌且舞、活泼自如。道白使用武安方言,庄谐兼重,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逐渐搬上舞台。根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民国二十六年续《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

清道光、咸丰年间,武安艺人喜顺,流落到山西黎城,适逢此县有个李锁柱,喜编戏文,两人合作,喜顺遂将武安落子传入上党,形成了上党落子。

清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叫“假媳妇”的艺人去河南内黄县唱落子,与当地一位姓赵的艺人共同组班唱戏,后来发展成为内黄落子。

抗日战争时期,武安、涉县一带为八路军根据地。许多落子演员参军参战,当地平调落子班社也多属民主政权领导,常随军演出。排演了《范小丑参军》、《派款》、《巫婶坦白》等新戏,有的落子演员,如王景元、王春等,在为部队演出时被日军包围,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期间,还有一些落子艺人随军南下。

3 平调落子发展现状

武安平调落子影响深远,与宁海平调、通化落子、上党落子、内黄落子等声腔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其主要乐器二弦、轧琴在全国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邯郸专区曾对武安平调、落子两个剧种进行了重点扶植,先后派遣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和戏曲专业干部到邯郸地区平调剧团,对平调落子的剧目和音乐进行挖掘整理。1956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武安落子《借笛笛》获得好评,并整理改编了落子《端花》,创作了落子《高山流水》等一批有影响的剧目。1958年邯郸地区戏校开设了平调落子班,培养了房志彬、李淑兰等一批新演。

武安市本着“抢救、继承、创新、发展”的宗旨,积极抢救挖掘濒临灭绝的戏曲遗产,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秀品质,并根据时展,从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出发,大胆创新,创作出适应时代的精品。要把平调落子作为文化品牌精心培育,争取创出名团,创出品牌,使群众文化生活更加朝气蓬勃、繁荣活跃。

上一篇:塞罕坝绿色旅游定位及面临的问题 下一篇:探“源”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