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操自编的研究

时间:2022-10-06 04:13:15

武术操自编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本文分准备阶段、自编阶段、完善阶段,对武术操自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武术自编操 准备阶段 自编阶段 完善阶段

武术操是将武术基本功练习与节拍体操结合起来的一种锻炼形式。在日常武术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练传统武术套路,笔者对这些套路中基本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身法及有一定难度系数的动作等进行徒手操化组合,作为武术套路教学的课始游戏或辅助练习内容。久而久之,组合的动作多了,便初步形成了一套武术自编操的资源。

有了武术自编操的资源,不等于就能自编武术操,需要将这些组合动作有机的协调起来才能形成一套武术自编操。在尝试自编过程中,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准备阶段

(一)自编人员的发动

武术自编操的学习者、操练者及展示者均是学生。与其让学生练习指定的操,相信学生更乐于天天做自己编的操。在与所教学生交流这个想法,并希望这套武术操能在全校推广时,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响应,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愿望。

(二)基本动作素材的准备

笔者除了对上述组合动作进一步优化之外,继续筛选少年拳、健身拳等适宜初中生练习的拳术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基本组合,借鉴网络视频中有关武术操的特色动作,汲取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精华之处。引导学生对已掌握的基本动作进行重新组合、创编,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入新的元素,如跆拳道、搏击操等基础动作。

(三)背景音乐的选择

一个班、整个年级,乃至全学校的学生都能整齐划一的练习、表演武术操,必须有统一的节奏进行指挥。若单以口令、哨声进行指挥,不仅显得单调、乏味,激发不了学生的热情,更突显不出武术操的演练气势及效果。在学生的推荐及音乐老师的帮助下,对武术操的背景音乐进行挑选,最终选择了具有练习武术操氛围的、且节拍感较强的音乐――《男儿当自强》的背景音乐。对其节拍进行分析,发现一共是300拍,最多可以组合成37×8拍。

二、自编阶段

背景音乐有了,便明确自编的分工:由教师确定大体框架,师生共同讨论每节的动作组合、动作节奏及各节的衔接等。

(一)整体框架的初定

通过全国第七、八、九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的教学实践,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学习、感悟,确定本套武术自编操的基本规律:活动量由小到大至放松整理;活动部位由上自下到全身;注重动作的动静快慢交替出现,即节奏的变化。

根据背景音乐的节拍数,初步确定本套武术自编操为十节,每节约4个8拍(可根据实际的编排增减节拍数),加上起势、收势共十二节。第一至三节,拟定为手型、手法的基本动作;第四至六节,增加步型、步法的基本动作;第八至十节,进一步结合腿法、身法的基本动作。

(二)各节动作的磨合

将所教每个班的学生,根据武术技能的掌握情况并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分为四个小组,四个组武术基本功的能力依次增强,分别负责起收势、第一至三节、第四至六节、第七至十节等四类的动作设计。各节之间的动作衔接,暂定为“并步抱拳”的姿势,具体细节根据实际编排的动作确定,以保障合理的过渡。

首先,各班的四个小组先编排各自的动作组合,并尝试将这些动作与节拍数相结合。教师在此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动作与动作、动作与节拍的协调配合,以提高自编的效果。如在编排第二类手型、手法的基本动作时,一组学生将“第二节 前冲拳”的主要动作定为前冲拳:左冲拳、右冲拳、交叉冲拳。设计之初,只是两拍一动冲拳、收拳的交替,他们自己也发觉比较简单、单调,在与教师及同伴的交流、讨论过程中,他们逐步加入了开步与并步的交替,一拍一动、两拍一动的节奏的变化。最终形成第二节的动作方法,即“(预动:并步抱拳)第一个8拍:1-2前冲交叉拳,左拳在上,拳心向下;3-4左脚向左侧跨一步,与肩同宽成开步,收拳与腰间;5-6右冲拳;7-8左冲拳。第二个8拍:1右冲拳;2左冲拳;3-4收左脚,收拳于腰间;5-6前冲交叉拳,左拳在上,拳心向下;7-8右脚向右侧跨一步,与肩同宽成开步,收拳与腰间。第三个8拍:1-2左冲拳;3-4右冲拳;5左冲拳;6右冲拳;7-8收右脚、右拳,成并步抱拳。”

其次,利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召集所教班级的学生分类展示编排的动作。师生对各组这一类编排的动作交流、讨论,选出大多数人认可的该类动作组合,结合其他组编排的亮点动作,再次深加工,并摄像、记录。如一组在展示第二类手型、手法的基本动作时,其第一、二节的动作相对于其他组没有什么特点,但第三节的动作,运用了“爪”的动作,即“(预动:并步抱拳)一个8拍:1-2左脚向前跨成左弓步,右拳前冲;3-4收右拳,冲左拳;5右冲拳;6向右转体,下肢成马步,双拳变爪(上下相对),收于右腰间,目视爪;7-8收左腿成并步,向两侧推爪。”虽然只编排了一个8拍,但却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特别是“7-8拍”的动作,笔者也感觉在整套动作中,练习到这节动作时会有一个小高潮。于是,大家一致同意将这节动作作为第二类动作中的一节。

三、完善阶段

结合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对编排后深加工的各节动作,进行进一步梳理,推敲动作结构,调整动作节奏,并形成完整的动作要领、动作方法等文字资料。整合背景音乐与各节动作时,将背景音乐节拍数比动作节拍总数多出的20个8拍,作为节与节之间的调整,根据活动量由小到大的原则,将这20个8拍分别安排在起势至第6节之间。在制作的有口令和无口令两种背景音乐中,用鼓声替代以提醒学生。

通过一年多的不断改善,武术自编操已成为我校“体育、艺术2+1”体育类的特色项目。先后在如皋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南通市“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暨“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现场会等场合进行展示,均获得一致好评。

上一篇:重视科学探究性游戏中的隐性环境 下一篇: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发展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