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语文活动课探究

时间:2022-10-06 03:01:15

新时期语文活动课探究

语文课程改革,伴随着新时代改革之浪潮,倾听着新时代新教育之呼声,迈着坚实的步伐,也走在了时代改革之前沿。如何构建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成了众多有识之士深切关注的论题,在此我想谈点对语文课外活动初探之感想。

一、素质教育与语文课外活动及其地位

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育。素质教育体现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即是对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得到良好的培养,从而养成“实力”,这里实力指“健康力、想象力、判断力、记忆力、思考力、忍耐力、鉴赏力、道德力、读书力、发表力、社交力等……”

2 语文课外活动及其地位。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才能和特长,为进一步学习和选择职业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语文课外活动:它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获取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发挥特长,发展才能。语文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课内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在整个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无法为课堂教学所替代的独立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语文课外活动的展开

1 语文课外活动和课内活动相结合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

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把语文活动的要求固定在教材中,把一部分课外活动移到课内,编写活动内容,指导活动方法,统一安排课时,纳入教学计划,做到语文课外活动从时间、内容、方法、人员等通过教材得到固定。这些活动分三个层次,与教科书中的阅读文相配合。(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为例)

(1)揉在课文中的活动。“课课练习”中出现的快速阅读、复述比赛、口头作文、查工具书比赛、背诵比赛等,此类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如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我的老师》课后面“积累、联想”练习中,要求“想想作者回忆的七件事,联系实际讨论,举一两件使你感动的事实,口头介绍你的老师(中学或小学的)。

(2)配合课文的活动。如“课的眉批”,作文评议修改课等,在《月亮上的足迹》等中,课文右侧出现了眉批,是初一学生初步接触眉批。

(3)另外有结合单篇课文的课外活动,如读了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教师可给学生列出鲁迅的主要作品篇目,然后布置学生在课外读一篇或几篇鲁迅的散文。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内容可分“作品梗概”和“我的看法”两部分,然后组织一次“鲁迅作品赏读会”,活动内容主要由学生交流读书笔记,这样既广泛介绍了鲁迅的散文,又可就一篇作品各自不同的看法展开了讨论和争鸣。

(4)结合单元教学课外活动。在教学散文单元后,可以发动每个学生摘录报刊上发表的短小隽永的散文佳作若干篇,组织题为“当代优秀散文欣赏会”,由学生朗诵自己摘录的散文佳作,并作精要分析,谈出自己最深的一点感受,然后按选文质量和朗诵水平、分析水平评出优胜者,并给予奖励。在教学说明文单元后,也可按上述作法,组织“知识小品赏析会”或“怎样写好说明文”讨论等活动。

2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进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

(1)语文野营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让学生在较集中的短时间内,着重学习语文方面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能力的训练,还可以锻炼身体,锻炼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强对集体生活的适应性。

(2)社会调查活动。大多数中学生缺乏交际能力,不善和陌生人打交道,在生人面前往往脸红口讷,手足无措。对这些学生更要鼓励和引导他们走出校园、走出家门,和陌生人打交道,使他们懂得根据不同的需要组织语言和选用合适的词语,如对名人进行采访,对事件进行调查等。

3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进行素质教育

与德育活动相结合有计划地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3—5本史情教育书籍,召开主题班队会,组织史情知识竞赛,召开故事会、演讲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认识,活跃了思维。

三、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以前,不少教师认为语文活动课只能在非毕业班进行,为了处理好活动与升学的矛盾,我把课外活动与课文进行了必要的联系,但又进行必要的深化——进行再创造。包括幻想式地续写和改写课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将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进行分类编撰,这既是复习又是创造,学生也乐意做。

这样的课外活动,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这里知行协调,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生的审美需要及各种兴趣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表现和交流,它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活动已不仅仅是课内语文的简单拓展和深化,也不是课内教学内容的变相延伸,它有明确的重点和具体的目标,但这重点和目标又全蕴藉于活灵活现的生活情景和前后连贯的活动过程,它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

同时,在活动中,教师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整个过程中处处都有教师的影子,在这里,教师“导而不牵”,学生乐于接受(也较善于接受)教师的导,特别是他们的设计、组织、实施出现了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十分尊重教师的指导意见,就是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也时时可见到教师的作用,即引发和强化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有时,教师关键处的一个设喻,便能唤起学生,学生也就乐于进行情感交流和并有新的创造性思考。

综上所述,语文活动课应是师生共同组织,最好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使大家认识到从感性实践中获得切身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相信语文课外活动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此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参考文献

[1]郭迎春.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

[2]李梅玉.怎样在语文活动课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

[3]胡泽宇.以问题为载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上一篇:创新教育 第55期 下一篇:善于识字,感悟光彩,焕发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