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评价

时间:2022-10-06 02:39:13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评价

【摘 要】一个国家银行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与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息息相关,任何国家内不同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都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国家差异很大,有的则差异很小。如果一个国家各商业银行之间收入结构差异较小的话,这样就说明这个国家各个银行之间的发展是协调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通常是用于测量产业结构效益和竞争力差异的数量研究方法。本文以世界银行为基准,与世界银行做比较来研究我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和竞争力。

一、偏离―份额模型的建立

1.偏离―份额模型概念

偏离―份额模型(SSM),分析方法的总思路是以一定时期内,以世界银行营业总收入、信贷收入、投资收入、非利息收入结构为基准,测算我国银行业按世界银行总收入增长率来计算所得的假定份额,然后用这个计算得来的份额同我国银行业的实际增长额来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衡量出我国银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与世界银行之间的差异。

偏离一份额具体分析步骤是:首先,采集世界银行在基期年份和末期年份的总的营业收入值、总的信贷收入值、总的非利息收入值和总的投资收入值,以此为基准,同时采集我国银行业在基期年份和末期年份的营业收入值、信贷收入值、非利息收入值和投资收入值;其次,分别计算出世界银行营业收入的年增长量和增长率,包括信贷收入、非利息收入、投资收入的增长量和增长率也一并算出来;最后,用我国银行业在基期的营业收入值与世界银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相乘,得出的结果就是我国银行业按着世界银行的增长率增长在末期会产生的营业收入值,用这个值与我国银行业在末期的营业收入值相比较,得出的结果就是公式(1.1)中的Nj即我国偏离份额分量;用我国银行业的信贷收入、非利息收入、投资收入在基期的收入值与各自对应的世界银行各类业务收入的增长率相乘在求和的数值,再减去我国银行业在基期的营业收入值按照世界银行的增长率增长在末期的营业收入值,最终求出的结果就是在公式(1.2)中表示的Pj即我国收入结构偏离分量;用我国银行业在末期的营业收入值减去用信贷收入、非利息收入、投资收入在基期的收入值与各自对应的世界银行的各类业务的增长率相乘在求和的数值,最终的结果就是公式(1.3)中的Dj即区位偏离分量。用公式表示:

2.偏离―份额模型解释

解释公式中各符号指代的指标,Nj代表我国商业银行偏离份额分量,即区域份额因素,是将世界银行营业收入值年增长率作为基准,假定我国银行业的营业收入值按基准增长率增长时所应该达到的值。Nj>0时,说明我国银行业的营业收入实际增长率大于世界银行基准,相反,如果Nj

Pj代表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偏离分量,也可以称为收入结构偏离因素,它是各个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差异性造成的。结构偏离分量反映了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的影响。如果Pj>0时,说明该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较为合理,能够促进该银行营业收入的增加,相反,如果Pj

Dj代表我国商业银行偏离分量,也可以称为收入结构区位偏离因素,它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对其营业收入增长的影响。如果Dj>0时,说明该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竞争力水平高,相反,如果Dj

(P+D)j代表我国银行业总偏离量,ej代表我国银行业营业收入值,Ej代表世界银行营业收入总值,i代表第i个银行,0代表基期年,t代表末期年。

Gj代表我国银行业从基期到末期内营业收入的实际增长额,在数值上这个指标是偏离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的和。

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效益评价

1.我国银行业整体性模型计算

根据偏离―份额模型,本文选取2008和2010年间世界样本银行和我国银行业的营业收入、信贷业务收入、非利息业务收入、投资业务收入等相关数据。并计算世界样本银行和我国银行业各类业务收入的增长值和增长率,用这些数据组成评价指标。

下面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模型的原理以及选取的数据计算数值进行计算和分析。从我国银行业来看,e表示我国银行业的营业收入值,E表示世界银行的营业收入值。以2008年作为基期、2010年作为末期。e0表示我国银行在基期的营业收入值,ei0表示我国银行在基期的信贷收入值、非利息收入值、投资收入值。e1表示我国银行在末期的营业收入值,ei1表示我国银行在末期的信贷收入值、非利息收入值、投资收入值。E0表示世界银行在基期的营业收入值,Ei0表示世界银行在基期的信贷收入值、非利息收入值、投资收入值。E1表示世界银行在末期的营业收入值。Ei1表示世界银行在末期的信贷收入值、非利息收入值、投资收入值。

2.模型结果解释

根据公式(1.1)-(1.5),通过以上指标的计算,可以得到2008-2010年间我国银行收入结构与世界银行结构偏离份额分析表1-1。

资料来源:根据表3-1中数据资料与公式(1.1)-(1.5)计算整理所得

2008-2010年间,我国银行业营业总收入增长额为424744百万元,增长率为32.51%,信贷业务收入增长额为264969百万元,增长率为23.77%,非利息业务收入增长额为156419百万元,增长率为87.83%,投资业务收入增长额为3356百万元,增长率为32.51%。世界银行营业总收入增长额为657118百万元,增长率为27.33%,信贷业务收入增长额为359938百万元,增长率为20.51%,非利息业务收入增长额为241932百万元,增长率为65.14%,投资业务收入增长额为55248百万元,增长率为19.86%。

从增长份额N上看,N为正值,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增长性要优于世界银行。从增长偏离分量来看,信贷业务收入、非利息业务收入、投资业务收入的偏离分量分别为228629百万元、116014百万元、2733百万元,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收入、非利息业务收入、投资业务收入增长性都要优于世界银行。

从结构份额P上看,P为负值。说明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还较不合理,世界银行在业务结构协调性方面要优于我国,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从收入结构偏离情况来看,从收入结构偏离分量情况来看,在2008-2010年间,我国银行收入结构偏离分量为-9690百万元。这说明我国银行收入结构对收入增长起到负的作用。其中,信贷业务收入的结构偏离分量为-76005百万元,增长率为-6.82%,非利息业务收入的结构偏离分量为67343百万元,增长率为37.81%,投资业务收入的结构偏离分量为-97580百万元,增长率为-7.47%。可以看出,信贷业务收入和投资业务收入的结构份额为负值,而非利息业务收入的结构份额为正值,说明在结构份额中,信贷业务收入和投资收入的贡献为负,非利息业务收入的贡献为正。

从竞争份额D上看,D为正值。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还是有竞争力的。从竞争偏离分量来看,信贷业务收入的竞争偏离分量为36340百万元,增长率为3.26%,非利息业务收入的竞争偏离分量为40411百万元,增长率为22.69%,投资业务收入的竞争偏离分量为623百万元,增长率为4.53%。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收入、非利息业务收入、投资业务收入都就有一定的竞争力,然而非利息业务收入做的贡献最大。

参考文献:

[1]彭妮.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提升对策[J].现代商业,2011(7).

[2]邢学艳.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9).

[3]秦力.国际上信托投资研究的理论流派建平[J].经济研究参考,2002(48).

[4]叶文琴.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3).

[5]邹江,张维然,徐迎红.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12).

作者简介:王娜(1986-),女,辽宁鞍山人,扬州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道琼斯月度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下一篇:中外政策性银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