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符号的拟象象似性角度解读《呼啸山庄》

时间:2022-10-06 02:28:34

从语言符号的拟象象似性角度解读《呼啸山庄》

摘要:本文尝试从拟象象似性角度解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探讨小说语言符号象似性在反映作者意图及小说主题中所起的作用,为读者理解与阐释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语言符号;拟象象似性;《呼啸山庄》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26-01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文学作品的研究也开始从认知角度重新阐释。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近年来在文学文体学领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所谓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

美国符号学的创立者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他把符号分成象似符、指示符和象征符。他进一步将象似符分为: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本文尝试从拟象象似性的角度解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为读者理解与阐释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呼啸山庄》的主题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短暂一生中所写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通过这个爱情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图,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在故事情节的布置方面,把现实生活作为取材的对象,小说在开篇后,便娓娓道来,注重营造激烈的矛盾冲突,显示出其独特的一面。

二、《呼啸山庄》的拟象象似性解读

美国认知功能语言学家海曼把拟象象似分为两类: 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艾米莉正是巧妙地使用语言内的成分与关系结构映射他的概念结构,表达复杂的情感。这主要体现在环境描写符合人物心理,叙述视角以及人称的转换这几方面。

(一)环境描写与人物心理

第一章中,作者写在呼啸山庄“‘Wuthering’ being a significant provincial adjective, descriptive of the atmospheric tumult to which its station is exposed in stormy weather”,小说中,老恩萧去世那天:“A high wind blustered round the house, and roared in the chimney: it sounded wild and stormy, yet it was not cold.”希斯克利夫死的那天:“The following evening was very wet: indeed it poured down till day-dawn”。从中看出,呼啸山庄中每一次的重大变故都辅之以相应的环境描写。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互依赖性。

(二)叙述的角度以及人称的转换

叙述的角度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从“我”出发。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这就更具有真实感。

《呼啸山庄》在叙事上秉承了巴洛克时代的框架结构形式,外来者洛克伍德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小说以他切入点,也是因他的叙述话语引出了当事人耐莉的叙述,从而构成第二叙事者。耐莉为二度叙述者,然而耐莉的叙述话语又引出其他人物的叙述,如伊丽莎白、凯瑟琳等人物的叙述,这又构成三度叙事者。洛克伍德作为小说情节的旁观者也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在小说的第一至第三章,他亲眼看到了呼啸山庄的种种怪事。小说第三十一章至三十四章是故事的结尾部分:希斯克厉夫已死,凯茜和哈里顿完美结合。以上这些故事情节均由洛克伍德本人来叙述,他处于主叙述层,除了从整体上来叙述故事内容外,他也具体讲述故事的一部分内容。而对耐莉来讲,文本中第四章到三十二章全部,三十三章至三十四章部分由她叙述。她的叙述是主叙述层的一个叙述行为,构成次叙述层。因为她不仅涉及呼啸山庄与画眉两代人的恩恩怨怨,还直接与主人公打交道,影响故事发展态势,推动情节发展。主人公希斯克历夫、凯瑟琳、伊丽莎白等人以追忆的形式补述自己的片段经历,他们处在同一个虚构故事域里充当着故事主要人物,他们对自己经历的讲述构成三度叙述层。这种叙事方式,是《呼啸山庄》的突破性创新。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语言结构中的拟象象似性及其在艾米莉小说中的文体效果,通过对拟象象似性的讨论,我们了解了句法结构是如何反映思维结构的。本文把象似性与文学联系起来,主要论述了拟象象似性在《呼啸山庄》中的环境描写,叙述视角以及人称的转换这几方面的体现,并可以产生特定的文体效果取得文体价值。

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解读《呼啸山庄》,可以看到小说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不仅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深层意图,而且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小说主题。

参考文献:

[1]刘世生,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6,

196.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5.

[3]Nanny,Max. Iconicity in Literature[J].Word and Image,1986(2):119-208.

[4]Haiman,J. Natural Syntax [M].Cambridge:CUP, 1985.

[5]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上一篇:从《命若琴弦》看史铁生先生之转变 下一篇:试论鲁迅广告的影响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