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发展背景下构建休闲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浅析

时间:2022-10-06 01:39:20

现代服务业发展背景下构建休闲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浅析

[摘要]现代服务业背景下,休闲旅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休闲旅游专业毕业生又是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因此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使其符合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以培养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休闲旅游人才为目标,分析休闲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休闲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执行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休闲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25-02

当前,我国的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迅速发展壮大,由此也带动了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技能型休闲旅游专业人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在课程中实现实践动手能力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现服务业背景下所需要的人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休闲学是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休闲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实践教学模式上的优化改革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会有效提高高职休闲旅游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是整个休闲旅游行业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休闲旅游专业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学生特性等对休闲学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研究,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

一、分析目前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教学的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教学的开展现状

休闲学是我校休闲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针对2010级学生,该课程的课时数为3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分别为24课时和8课时;2011级及2012级学生,该课程课时数经过调整,增加为4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分别为32课时和16课时。实践课时数虽已稍有增加,但相对于在该课程中全面提升学生关于休闲学方面的实践技能的要求还是不够的。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马勇、周青主编的《休闲学概论》,该教材比较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旅游与休闲管理专业(方向),即该教材偏重于本科教学,而本科教材普遍是理论性较强,高职高专的教材一般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市场上暂时没有针对高职高专的教材。教师在进行实践部分教学时,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教学法、多媒体视听教学法及情景模拟教学法等,且大多时候是理实一把抓,没有让学生在实践教学部分有名副其实的收获。

(二)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职适用教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

通过网络搜索关于休闲学的教材,只有寥寥几本,且无一本是标明适用高职高专教材的。当前所具有的教材都比较适用本科及以上学生,教材内容理论性过强,没有突出实践训练项目,这不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休闲旅游人才。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要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如果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能够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休闲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若使用的教学方法太单一,不利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休闲旅游专业是我校的新开设专业,因此该专业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实训室等较为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任课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学手段的实用,也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

3.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出入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已经进行工作或实习的学生的总结,可以发现休闲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差,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技能还是有所出入的,不能满足马上上岗的要求,一般都要经过用人单位的重新培训才能胜任岗位的工作。

二、依据现代服务业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对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已经开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也在飞速发展中。而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使服务行业对人才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如属于服务行业之一的休闲旅游业,对人才需求由应用型提升为高端技能型。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就要实现学生拥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等。这就要求我校休闲旅游专业的课程教学也必须紧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休闲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的休闲学,也要顺应行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优化改革。

三、我校休闲旅游专业休闲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整合原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实践教学项目

原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不适用于要求动手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的学生,因此可根据学生毕业岗位所需技能来整合原教学内容,确定适合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项目。即以任务为载体,围绕学生职业能力需求与休闲业特点来选取和设计教学项目, 将休闲学的单元知识整合到有形的实践当中,所确定的教学项目具有很强的工作过程,且教学内容与休闲旅游从业者所需技能具有一致性。如,教学内容为“休闲项目的介绍”可设计为“攀岩的适用人群及攀岩馆建造的条件”,“休闲产品的开发”可设计为“高尔夫度假区的开发”;“休闲项目的经营理念和策划”可设计为“确定某主题公园的经营理念并进行策划开发”;“休闲市场营销”可设计为“对某农业观光园进行营销策划”等。

(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单纯的理论课程或者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稍显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在课程中能合理使用教学方法、手段,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休闲学课程教学内容经过整合之后,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如,“攀岩的适用人群及攀岩馆的建造条件”可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首先是确定项目任务,即以小组为单位,对攀岩这一休闲项目进行介绍并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第二步是制订计划,即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工;第三步是实施计划,即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分别进行资料收集,然后一起讨论汇总,制作PPT,并进行操作演练;第四步是检查评估,即对攀岩这一项目进行介绍,解答他组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最后一步是归档应用,学生按照点评进行修改,应用到我校户外运动协会的社团活动中。

(三)应用“理论―探索―体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休闲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理论―探索―体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可避免理论实践一把抓而造成的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理论―探索―体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教师对基础理论的讲授,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进而对教学项目进行实践体验。体验项目可在校内实训基地中进行,如可在校内攀岩馆或高尔夫实训基地中进行。在这些实训基地中进行岗位体验,既让学生有时间增长见识,接受短期培训,又让学生及时地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达到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实践基础、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作用。

现代服务业背景下,休闲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高职院校休闲旅游专业甚至本科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及借鉴其他高校的建设经验,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教学模式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和完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筱颖.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5).

[2]郭春慧.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新思路[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上一篇:物理化学人性化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文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