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学论文

时间:2022-10-06 12:39:56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53例,女25例;患者年龄19~72岁,平均(50.2±3.5)岁;其中糜烂性胃炎40例,消化性溃疡8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10例,肝硬化6例,急性胃黏膜损害14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为黑便、呕血,经实验室检查提示血象升高,患者多伴有乏力、疼痛、发热现象。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和发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40mg奥美拉唑注射液静脉注射,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用2~3d;50ml生理盐水加0.3mg奥曲肽,经微量静脉泵,以25μg/h的速率进行持续静脉泵注。1.3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3.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具有较重的思想负担,不利于病情转归和康复。医护人员需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认真和细致的讲解与疾病有关的机制,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在治疗期间,及时向患者传达治疗流程和治疗效果,可通过讲解成功案例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1.3.2治疗护理:患者一旦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视为紧急情况,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顺畅,避免呕血进入气管导致窒息。若患者存在低血容量休克情况时,需立即予以吸氧护理,且患者出血期间需严禁进食,积极补充患者血容量,必要时可输血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重视患者主诉,若患者出现眼花、头晕、乏力症状,则立即告知医生。

1.3.3生活护理:由于患者的恢复时间较长,长期需要卧床休息,因此医护人员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协助。嘱咐患者禁食期间需补充营养,针对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可食用无刺激性的流食。详细记录患者的输液情况,观察输液导管是否顺畅。对患者皮肤受压出予以适量按摩,避免发生压疮。

1.3.4康复指导:可开设健康讲座或开展健康宣导工作,向患者宣传上消化道出血的起因、治疗、预后和预防,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嘱咐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导致疾病复发的因素。

1.4效果评价:①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休克得到纠正,出血现象停止,经实验室检查提示大便潜血为阴性;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出血现象得以改善,休克得到纠正,经实验室检查提示大便潜血为阳性;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出血现象未有改善或呈加重趋势。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中痊愈率高达82.1%;对照组中痊愈率为61.5%,总有效率仅为84.6%;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胰胆、胃、食管等部位发生病变而导致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过量吸烟饮酒、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等均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在未得到及时诊治和预后的情况下及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2]。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通过熟练的护理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中痊愈率高达82.1%;对照组中痊愈率为61.5%,总有效率仅为84.6%;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运用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简香莲 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水西镇中心卫生院

上一篇:高职护理专业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下一篇:高职院校营销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