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英语阅读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时间:2022-10-05 11:47:26

让初中英语阅读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摘 要】 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要求。英语课外阅读对初中生学习英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语 课外阅读 习惯

阅读是读者运用已经具备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和学习策略,通过对书面文字符号的感知、加工而理解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心理过程,只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才能完成对阅读信息的解码、加工和处理。

1. 精心推荐阅读材料

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老师要适当给予指导。初一同学基础较弱,以短小精悍,幽默有趣为主。比如,在《全国外国语学校英语系列教材》的《英语阅读与写作》(初一年级)中有一系列的丰富生动,幽默有趣并涉及政治、经济、天文、航天、地理、文学、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阅读材料,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许多经典儿童故事,而且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Little Red Coat《小红帽》,The Sleeping Princess《睡美人》, The Frog Prince《青蛙王子》,Popeye the Sailor《大力水手》,Snow White《白雪公主》,Cinderella《灰姑娘》,Gulliver’s Travels《格列弗游记》等都受到了初一年级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将这些读过的小故事排练成短剧,利用英语角的时间进行演出,深受师生称赞。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材料的长度和体裁也有相应的变化。对初二的学生,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阅读的,并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报刊。如《21世纪报》、《英语周报》、《上海学生英文报》等报刊杂志。

对于初三的学生,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也有所偏好,让他们相互推荐,进行“书讯交流”,分享阅读资源,扩大阅读量,读后摘抄好词好句,列出提纲,甚至可以用英语写短小的读后感。此外,我也为他们推荐了另外一套系列教材《展望未来》,它从各方面介绍英语世界的生活、工作、价值观等。

2. 做好阅读策略的指导

在初中阶段的专项练习中,我们较为侧重教授学生如何寻找主题句和细读。主题句通常在文章的首句或末句,但也因文而异,因此综观文章,仔细体会段段之间、句句之间的联系,了解中心意思,这样可以给没有标题的文章列出标题,而且可以回答一系列有关细节的问题。

2.1猜测词义的几点技巧

在我们的阅读中,会出现一些意思不明确的单词或短语,这样的情况通常有两种:认识的单词在文章中有了新意义;另外就是生单词或短语。如果这些词或短语不影响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就可以忽略。而如果这些词语的意思对正确理解文章很重要,这时,我们就必须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对它们的意义进行猜测,使之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以下探索如何根据上下文,确定一些词语的意义,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

首先、利用所出现生词的上下文与其意义上的联系或下文进一步的叙述,猜测词义。

例如:Each time, he performs his stand-up routines in front of millions of people when the show is broadcast live on TV.如不知道routines的词义,从his stand-up和the show则可得知其词义应该与表演或节目有关的含义。

其次、利用文中的举例猜测词义。比如在这样的一个句子中:Some artists plan their paintings around geometric forms like squares, circles and triangles. 如不知道geometric forms的意思,可从文中所列举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来猜得其意义为“几何图形”。

再次、利用文中说明词义的同位词或定语等,猜测词义。如,Prop comedians use things called props, to tell their jokes. 在该句中,我们知道comedians表演时使用的东西该称之为道具,所以容易猜出prop的含义。

最后,可以利用基本的构词方法,猜测词义。象我们课文中出现的observational, little-known, popularity, laughter等词,可以根据它们的词根或构词方式猜出意思。

2.2 在阅读中如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阅读中,我们通常需要对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一定的分析概括。这里所讲的“观点态度”通常指的是作者对他所阐述问题的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肯定或否定。如果我们能细察到、领会到、感悟到文章作者在文中表达出来的相关的观点态度,将有助于我们结合全文旨意理解文章或文段,又能较好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好文章思路脉络。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借助对作者行文思路的细致的分析,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在把握整体基调的基础上了,我们在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时才能抓准相关的核心语言信息。

其次,综合分析作者所用词句体察作者的观点态度。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点入手。一、找出作者直接明确且比较集中的一些情感态度用词。二、作者表述很明确但散见不同段落。三、要注意的是作者的一些含蓄的表达。

[1] 鲁子问. 高中英语阅读技能[M]. 北京: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 徐文英.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和教学启示 [J]. 文教资料, 2005(04).

上一篇:美国文学中的passing主题 下一篇:发掘教材,落实课堂语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