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时间:2022-10-05 10:42:44

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摘要: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出版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编辑活动的挑战和影响。本文从编辑流程、编辑素质、编辑意识和编辑责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出版已成为世界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国家“十一五”时期的文化发展纲要已经把数字化出版列为出版业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十一五”期间的攻坚战。①数字化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提供者将作品经过选择、编辑和数字化制作,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多人同时在线,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传播行为。因此,数字化出版的内容并没有改变,只是形式的改变,本身并不生产和改变信息内容。但这种传播技术必将引起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给作为出版中心的编辑工作,带来编辑活动的一些挑战和创新,引起方方面面的改变。

从信息的角度看,编辑活动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组合等一系列的智化活动。这一智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有机的实现信息挖掘与创新的过程,是针对某个具体目标或任务进行信息再组织,有效管理乃至再创造的优化过程。②

编辑首先是信息的接收者。在“收”的阶段,编辑必须获取最新的科学、文化信息,了解相应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编辑在选题决策时需要及时、完整、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各种信息才能有效地消除决策过程中所产生的随机性和不定性。其次,编辑是稿件的“编辑者”。而在“编”的阶段,则视为信息的处理、整合阶段,是编辑过程的核心,需要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③国际上一些重大科技成果之所以能迅速借助媒体公之于众,重要原因在于编辑独具慧眼,直接追踪报道的结果。这种以编辑为主体的成刊方式,已经为国外知名刊物所采用。

当然,编辑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则有赖于编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是数字化出版向现代期刊编辑提出的挑战。长期以来,出版对编辑的要求不断地被充实和更新,改革开放、知识经济、网络技术、WTO等,几乎所有社会进步和技术变革都对编辑活动产生了直接冲击。可以说编辑活动始终受益于技术的更新,从而屹立于时代的潮头,这无疑是社会在客观上赋予编辑充实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的源泉。

对编辑流程的新要求。在传统的编辑流程中,编辑的工作范围有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等。而数字化出版则改变了这个传统流程,创新的发展,使编辑工作方式由“服务期刊社”到“服务作者”。在数字化出版条件下,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是编辑工作范围的细分。很多外国的数字出版公司,如美国的iUniverse公司、Xlibris公司和Lulu公司,澳大利亚的Editor Group公司等,都已经在网站上提供了不编辑流程模块。数字出版界先驱iUniverse公司将数字出版的相关编辑流程分为“编辑评估”、“加工编辑”、“逐行编辑”、“内容编辑”、“开发式编辑”以及“书稿修正”等,这个流程体现了由浅入深的编辑功能递进关系。④i-Universe公司提供的编辑流程见表1。

由表1可知,创新的编辑流程的工作灵活、方便,作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某个模块或几个模块的组合。编辑流程的改变是编辑工作方式变成“服务于作者”的重要体现。

对编辑素质的新要求。关于编辑的素质,针对传统媒体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并在编辑界取得了共识。但数字化出版的出现,使得编辑活动有了变革性的改变,对编辑提出了在数字化出版时代的特殊要求。编辑可以通过不断去熟悉、掌握数字化时代的传播环境,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利用先进技术和过硬的文字驾驭能力及自身良好的素质,在数字化时代有所作为。

一是熟练地掌握新技术。不能忽略编辑技术和手段的更新,编辑是一个综合性行业的职业称呼,编辑工作者不能只把自己定格为是某一种媒体(如纸版期刊)的编辑,更不能因此忽略了在数字化出版条件下编辑的新技术、新手段的学习和运用。

二是及时地增强编辑活动的能力。任何技术的掌握都是为了实践与应用,编辑活动的目的就在于传播科学技术信息,因此,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手段。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出版技术,是编辑素质亟待提高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学习数字出版条件下科技信息的传播和出版管理的相关知识。

三是迅速地提高编辑的主体素质。强化数字化意识和能力是数字化时代成为一名合格编辑的必要条件。编辑工作的实质,就是有目的地收集信息、优化信息,从而最终形成新的信息产品并得以传播的过程,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数字化出版能解放编辑出版工作的生产力,使编辑主体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工作内容集中于组稿和审稿等创造性的工作上,充分发挥策划、组织等富有创新性和创造力的深度开发与思维布局的作用,这也是数字化出版对编辑素质的客观要求。

对编辑意识的新要求。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意识提出了新要求,编辑位于传播信息的源头地位并没有变,而且更加重要。因此,编辑首先要有科技信息的源头意识。源头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头的本意,即信息之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编辑必须凭借职业的敏感力、观察力和主观判断能力去捕捉和补充新的科技信息。⑤二是强调编辑的源头把关作用。科学技术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力,决定了人们对科技信息的可信度极高,科技信息的失真造成的社会危害也更大,从现实的角度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数字化媒体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条件下,科技编辑的信息源头意识就是把关意识。

对编辑责任的新要求。数字化在出版中的运用,使得编辑的活动进一步现代化,出版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多元化,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编辑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节约方方面面的资源。在数字化出版给我们工作方式带来便利的同时,编辑的责任意识不能放松,作为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守门人”,要在内容的“真实性”方面下工夫,在加工稿件时,要细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反复地核实稿件的参考文献、实验数据和图表等。要在实战中提升学术责任感,例如,充分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稿件的内容有无重复现象、一稿多投或者由其他语种翻译得来。在实践中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好学术“守门人”,维护科学精神纯净,这是提升责任意识不可或缺的。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出版业的组织结构、出版流程、交易形式、出版规则都发生了根本变化。⑥编辑工作作为出版工作的其中一环,既要重视国内出版传播工作的发展状态,也要关注国际范围出版业的发展趋势。⑦

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工作要定位于面向作者市场的服务,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出版运作观念,要按需使用编辑功能,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共同开创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新局面。

注 释:

①王友富:《出版业数字化改造对编辑工作的影响》,《中国出版》,2008(6)。

②胡敏、冯媛:《科技编辑知识体系构建中的信息整合》,《编辑学报》,2005(2)。

③徐前进:《编辑伦理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周荣庭:《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方式的创新》,《中国出版》,2006(12)。

⑤陈菁:《应当提高科技期刊信息的有效性》,《编辑学报》,2003(2)。

⑥程新晓:《简论Web时代的编辑“把关”》,《新闻爱好者》,2010(2)。

⑦王健东:《谈科学出版物编辑的科学道德建设》,《新闻爱好者》,2009(14)。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校:赵 亮

上一篇:《狂人日记》中的人物形象 下一篇:寻找有意味的形式:墨白小说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