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5 10:15:38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近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一重大问题,自杀预防工作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文章着重叙述了我国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中的应用中。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生;自杀预防

近年来, 我国高校中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据统计,自杀已成为15-34岁年轻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据我国小范围调查显示,在校15-26岁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7.64%,自杀计划发生率为2.71%。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使教育发挥真实作用,已经成为每所大学所面临的一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自杀预防研究现状及进展

大学生的自杀预防研究主要包括自杀的预测和自杀的危机干预两方面内容。

(一)大学生自杀的预测。发现有自杀倾向的高危人群是大学生自杀预防的关键途径。根据文献查阅发现,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量表评定法和观察法。量表评定法,指通过一些量表,如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量表(UPI)、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对大学生进行测量,筛选出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并重点关注。而观察法是指通过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发现其中的异常情况者。有关研究证实,在采取自杀行为前,行为者总会表现出一些先兆,如向亲人告别,无端地 向他人道谢,写遗书等。量表和行为先兆的观察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是预防工作开展的基础。

(二)大学生自杀的干预。自杀干预是指为了阻止或预防自杀企图而采取的介入措施,以减少自杀的风险。目前针对大学生采取的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冲突、摆脱困扰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2)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或讲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便开展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活动,各学校也相应开展了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虽然所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自杀预防工作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我国校园心理咨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尚不完善。虽然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学生摆脱困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仅依靠单纯的咨询已经解决不了现代日益突出的学校自杀事件带来的挑战。一方面,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人员的缺失,另一方面,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偏见,认为只有有病的人才会去咨询,而真正的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是不会意识到或不愿主动去寻求咨询师的帮助的。第二,自杀预防教育课程的实施很难发挥实际有效作用。学校自杀预防工作理念的错位,所开展的生命教育课程只是在公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涉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并没有专门的针对性的课程,加上大学生的“事不关己”的态度,使学生不愿或很被动地接受教育课程,因此自杀预防教育课程的实施工作很难达到有效作用。

二、团辅在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中的可行性

(一)团辅的高效性。团辅是指在两个及以上人员参与下的一种辅导模式,以团辅的形式进行自杀预防教育工作,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多项沟通的过程,在小团体中,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每个成员都可以多角度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使自身的问题得到解决。

(二)团辅的主观体验性。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的时期,虽然他们的认知能力比较成熟,但是情绪波动比较大,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比较弱。如果对他们进行单纯书本式的说教,是没有多少学生能听进去的。而团辅是一项以活动为导向,强调成员的分享和主观体验的辅导方法,其游戏性质使学生可以参加到活动中,在活动中自我发现,减少了学生“要教育我”和“与我何干”的抵触情绪。

(三)团辅迎合了学生朋辈交往的心理需要。大学生,当他们遇到困难是,更愿意对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烦恼,向朋友寻求帮助。而团辅为学生提供一种与朋友交流的轻松、和谐的氛围,使他们放下心中的防御盾,愿意在团辅中吐露心声。同时通过团体中的观察和相互学习,他们会发现别人也存在这样的困扰,不是我一个人在承受这样的痛苦,减少了学生的无助感,自卑感,增加了自我的认同感。

三、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中的应用

(一)预测自杀意念,预防自杀行为发生。团体辅导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的参与互动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在团体辅导中,指导者能够发现那些存在心理困扰,需要帮助的人,及时给与帮助。同时,团体辅导也有一定的预防。团体辅导可以让成员之间彼此坦诚,吐露心声,讨论各自遇到的生活困扰和应对策略。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享生活中的困扰。樊富珉教授曾说过:一个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复杂,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如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等等。团体辅导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坦诚的环境,使他们愿意放下自己的防卫,让他们在小组中以不同的形式来学习社交技巧,学习如何处理室友间的关系。

(三)引导正视现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团体为成员提供了一个温馨安全的环境,在这里,很多生活中的个人问题也就会表现出来。组员之间的反馈和建议都可以有效的帮助组员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承认自己的毛病和不足。同时,小组中每个组员都为彼此提供不同的学习榜样,在团体辅导中,选择合适的仿效行为能够有效的提高成员坚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实施体系,但以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的形式,辅以适当的讲座的形式可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声湧主编.伤害流行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

[2] 范存欣,马绍斌等.青少年自杀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第3期.

[3] 张天舒,樊富珉.日本中小学自杀预防工作的实践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2.

作者简介:孙玉棉,女,河北邢台人,南昌大学教育学院12级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咨询心理学。

上一篇:试析职业技术学院后进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改善对... 下一篇:新疆青少年社工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