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时间:2022-10-05 10:08:49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摘 要:小说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阅读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对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只有积极创设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调动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小说产生共鸣,才能真正实现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文学大家皆认为,文学艺术能给予国民以心灵的慰藉,陶冶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语文教材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对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应发挥的作用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可见一斑。而小说教学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学生拿到语文书时,往往最先翻阅的就是记叙文或小说单元,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本该预示着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鉴赏小说的能力。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事与愿违,存在以下赘鑫侍猓

1.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读小说的兴趣一般只在故事情节上,喜欢阅读武侠、探案等类型的小说。对于他们而言,好小说的标准只是故事情节是否惊险离奇,引人入胜。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指出:“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应去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而读小说若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是舍本逐末。

2.学生自主感悟少,教师牵引分析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锁定学生的思考方向。学生习惯顺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往前走,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己的主动性、思考性,从而对教师形成一种依赖性,等到他们自己接触阅读材料的时候,往往就会束手无策。同时,教学中教师也经常把本应该是个性化、情感化的阅读演绎成单纯的内容分析,重理性轻感性,重认知轻情感,教师往往带领着学生对小说指手画脚,缺乏对小说中人物处境的体验、理解。

二、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到有关小说阅读的规律性知识,又要让其能对文本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小说的习惯和文本意识。那么,我们在小说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呢?

1.朗读法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朗读需要读者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从听觉方面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感染力。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容易深入人物,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充分感受到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深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体会小说文字的精妙,与作者产生共鸣,对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更加透彻。

言为心声,语言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必然会认真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从而能领会不同人物的性格。如《情真意切释冰嫌》颇有些颠覆学生印象中对于宝钗和黛玉这一对“情敌”关系的理解。黛玉在贾府虽受到贾母的疼爱,但她生性孤傲又敏感自尊,不会轻易向别人袒露心扉,素日里对宝钗有猜嫌,把宝钗平日待人的大度也视为“藏奸”,可是这样的她居然向第二次前来探病的宝钗把自己所有的痛苦全部都呈现了出来,显然应是被宝钗所感动。宝钗对黛玉的病十分关心,提出食疗,滋阴补气,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黛玉身体虚弱的状况,这是一种真正的关心,正是宝钗情真意切的关怀让黛玉心中的猜嫌涣然冰释。所以在《情真意切释冰嫌》中,黛玉的语言没有其他地方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尖酸刻薄,而更多的是坦诚、自责,一种温情脉脉的倾诉;宝钗的语言是细心,真挚如姐姐般的关心话语。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朗读品味,不难体会本文中黛玉体现出的性格特征是真诚坦率,宝钗体现出来的是善良体贴。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握时机,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大力营造愿读、乐读的浓厚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投入到角色朗读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也会重视借助人物语言探究人物形象的特点,而不是仅满足于文本记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编排课本剧

与朗读相似,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情节或一个片段编排课本剧,分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在语言之外,借助表情、肢体动作等来更好地实现角色的塑造。角色体验能促使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及想象能力对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物的种种言行举止进行细致入微的品味、揣摩和猜想,从而让表演更加形象逼真。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角色体验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自己第一次去亲戚家做客时会有怎样的心态,进而理解初入“与别家不同”的外祖母家的林黛玉的谦虚谨慎;贾府的几位小姐明明才情学识都很高,而贾母却偏偏说出这样不屑一顾的话语,联系封建社会中女子地位比较低下,素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背景进行思考,学生就不难理解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家长贾母不主张女子读书的心态和说话时的表情了。

课本剧所营造出的轻松的学习氛围既可以让参与角色表演的学生通过揣摩,自己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也能让观看表演的学生通过演员的表演领会小说的内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编排剧情时,还要注意应该充分表现出故事情节中的剧情冲突,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更好地展现性格特点,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

3.影视欣赏法

影视剧作可以把小说中的声、形、色展示得淋漓尽致,为学生创造出更逼真的体验。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欣赏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魅力,为学生创造更多信息交流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强烈兴趣和热情,对小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多数同学对明清时期富贵人家的生活场景并不了解,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电影《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使学生对人物的居住环境、穿着打扮、生活礼仪等获得直观的认识,真切地体会到当时的环境背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做铺垫,从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当然,小说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解读文本,语言文字的表现空间是影视作品无法完全做到的,而且影视作品又带有导演的意图或演员的理解把握,所以不能以影视欣赏来代替语言艺术的欣赏。但对于难以解读的内容,则可以借助影视体验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解读。

教师要调用各种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亲历体验,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达到感同身受的最好阅读境界,从而爱上小说阅读,并掌握鉴赏小说的技巧,实现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2.

[3]陈斐.中学文学教学阅读体验的促生[J].语文建设,2009(7).

上一篇:让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田 下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偬岣哐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