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教学摭拾

时间:2022-10-05 07:13:20

《〈论语〉选读》教学摭拾

我们读《论语》,教《〈论语〉选读》,如果仅仅满足于对文字的理解,或津津乐道于文章学层面的剖析讲解,那简直就是买椟还珠。即便从文化学层面进行教学,也不能停留在章句的诵读和道义的空洞说教上,而应通过学生喜闻乐听的形式,让他们走进《论语》的真实情境,走进孔子的真实生活,感受大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进而把儒学的要义内化为自身的认识和思想精神,并在生活中思考、体验、实践。

一、 通读《论语》,成竹在胸

《论语》该如何读呢?朱熹曾说,先读《论语》,每日读一两段。不管难懂与否,也不管深奥不深奥,只将一段文字从开头读,若是读而不了解其含义,就思索一下,若思索之后仍然不能了解,就再读。反复阅读探索其滋味,长久之后,便了解其中的含义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自18岁在无锡乡村小学任教以来,从未停止过研读《论语》。他根据自己日益深厚的学问和人生积累,不断对《论语》作出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读读他的《论语新解》,自然可以在钱先生的带领下深入理解《论语》的思想内涵。周勇老师的《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写得活泼而有趣,下卷“耕耘自己的《论语》园地”中的“设计自己的《论语》游戏”和“送一本我们的《论语》给毕业生”非常有创意,值得一读。

笔者喜欢《论语》,现在已养成天天读《论语》的习惯,一天不读《论语》,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做,少了点味道似的。《论语》的主要内容笔者基本了然于胸,其中的章句,将近一半已熟记于心。以前看《论语》,单纯以字面理解、章句记忆为目的;现在读《论语》,往往会参照其他的注解,以求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特别是结合现实人生,拓展和渗透其中的精髓。笔者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感染学生,在上《〈论语〉选读》的半个学期,班里诵读《论语》蔚然成风。

二、 为孔子画像,为孔子正名

在教学中,笔者选择合适的《论语》读本,和学生一起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我们总以为孔子太伟大了,太神圣了,不是凡夫俗子所能了解和接近的,这种一味仰视的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对孔子的敬而远之。在课堂上,笔者毫不客气地把夫子“请”下神坛,还他以真实的面目,让学生走近真实的孔子。

在教学《〈论语〉选读》中《君子之风》一课时,笔者先分析了“孔子在弟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孔子怎样为自己画像”:(1)孔子在弟子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2)孔子怎样为自己画像?(“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然后,补充“高山仰止”中弟子对老师的描述,如“仰之弥高,砖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颜回)、“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贡),再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认识体会,为孔子画像,谈谈你心目中的孔子的形象。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 我觉得孔子的形象很难描摹,到底是伟人,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生2 我觉得孔子跟一般人既不同又相同,看起来很神秘,但他的内心又是那么平和,快乐。与其说孔子高深莫测,倒不如说他是矛盾的完美的统一体。

生3 我认为孔子的心态是乐观的,而且充满热情。比如他周游列国时陷于陈、蔡之间,弟子们都悲观失望,唯独孔子感叹之余,依然充满信心,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令人叹服。

三、 旁征博引,参照提升

《论语》毕竟只是以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为主的语录,而且文句零散,也没有清晰的顺序,如果想要获得更为充分的理解和阐释,则需要在教学中旁征博引,作出适当、合情合理的补充。这样可以丰富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活跃气氛,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圣人的智慧。如师冕见孔子的情节(“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语言简洁而朴实,内容通俗易懂,很容易一带而过。其实我们于细微之处可以发见孔子的仁者风范。古代的乐师多为盲人,这是有原因的。老子说:“不见可欲,其心不乱。”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师旷的故事。师旷是众所周知的盲人乐师,他精通音律,琴艺尤为超凡,十分神奇。但他并非生而无目,只因他为了不为外界的缤纷所惑,自剜双目。据说,当师旷弹琴时,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丢失口中的食物。

杨绛先生在《〈论语〉趣》中说:“《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人一个样儿,各不相同。”我们在教学时,可适当补充介绍孔子弟子的情况,让学生从孔子弟子的风采中来领略夫子的风范。如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跟颜回比,怎么样。子贡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问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颜回、子贡是孔子的两位得意高徒,孔子把颜回放在德行之首,认为子贡是言语科高材生。那么,这两位弟子到底谁更厉害呢?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展示《论语》中关于颜回的章句,如: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由此可见,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在众弟子中是最高的。他说颜回好学(可惜他不幸死了,不再有好学者),虽然看起来愚钝,但他悟性高,特别是他能安贫乐道,能理解老师的主张和做法,深得孔子的赞赏。

四、 有疑处释疑,无疑处质疑

《论语》中不少地方确实存在疑问,需要教师自己先弄清楚,免得“大糊涂教小糊涂”。有的地方看起来没有疑问,但教师可以参考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判断进行质疑。如《诗经·卫风·硕人》中的一段文字: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段文字的理解的确有难度。前两句抓住笑容和眼神刻画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貌,被称为描写女子美丽容貌的“千古绝唱”,但第三句被认为是逸诗,与前面缺乏内在联系,而孔子后面说的又是根据这一句而阐发的,这就给理解造成了双重障碍。子夏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后,接着又问“礼后乎”。孔子于是对子夏作出了高度的赞扬。师徒两人一问一答,非常自然流畅,气氛也是那么和谐融洽。可是在教学中,学生对此往往感到一头雾水。其实这里只要抓住比喻的手法和省略句的特征进行教学就可以了:“《诗经》中的诗句是形象的描述,孔子把它上升为抽象的道理。‘礼’如果是花朵,也需要有白绢(心理情感)作底子才能画出,‘素以为绚’即‘以素为绚’,意思是在白色的绢上画彩色花纹,即‘先有洁白的底子,然后再绘画’,就那么简单。子夏领悟后随即作了快速拓展延伸,真不愧是名师出高徒啊,教得有方,学得有灵性,举一反三。”解释时加上“于”,即“绘事后(于)素”“礼后(于仁)乎?”意思就很清楚了:仁为体,礼为用;仁在先,礼在后;仁为内,礼为外。

五、 举“中庸”之纲,张《论语》之目

《〈论语〉选读》是按主题来编写的,前后内容更没有明显的顺序和条理,显得比较散。如何站在一个制高点上,用一种思想贯穿整部《论语》或《〈论语〉选读》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可以举“中庸”之纲,张《论语》之目。在教学中,可以把“中庸之道”这一篇放在第一篇,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的中庸思想,以利于在后面的教学中逐步深入理解和把握。

孔子自己就是中庸的化身:“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认为“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对此一定要跟学生解释清楚,特别是它的内涵和特征——“中庸”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第一,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第二,执两用中,实行稳健主张;第三,它是社会人生常道,能做到合情合理;第四,宽容包纳,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同时,还要注意辨析“折中主义”和“中庸”的本质区别:前者是不分原则、是非,一味调和,孔子对这类人深恶痛绝,“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后者是讲原则、立场前提下的调和,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那么如何达到“中庸”的境界呢?这是个很容易忽视的问题。《中庸》中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对此的注是:“颜子盖真知之,故能择能守如此。此行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在孔子看来,颜回似乎达到了中庸,因为他“真知”中庸之道,择善并坚守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实“中庸”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坚守住心中的那份真和善。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理想境界,在《论语》中,其实处处都体现着中庸的思想。如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有:

(1)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3)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 子曰:“君子矝而不争,群而不党。”

体现“忠恕”,宽容而有原则的有:

(1)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体现适当、不走极端的有:

(1)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凡事讲究度的:

(1)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辱矣。”

六、 激趣教学,各显神通

创设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孔子的言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论语》中有许多章句虽然简短,但它有背景,有人物的对话、行动,有的甚至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创造的空间。如师冕见孔子的情节,叙述简单,文字平易,但其情境真实而感人,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风范。又如“孔子之武城”这一节,弹琴唱歌的背景,孔子的微笑,子游严肃认真的神情,最后孔子的解说,都是那么富有趣味。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模仿、朗读,让他们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搞清楚孔子对弟子们说的是不是真的开玩笑。其实,孔子是半开玩笑又并非开玩笑,割鸡本不需用牛刀,小官又何须大做呢?但孔子又不能如此认真地说明,他是在高兴赞赏之余来点感慨而已。这样的课不但有趣,还会把学生的思想带到更高的层面。再如“陈亢问于伯鱼”这一节,是非常有意思的,简直就是一幕生动精彩的话剧。易中天教授在当年的“百家讲坛”中对这段情节作了绘声绘色的讲述和表演。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开放一些,大胆尝试,让学生进行表演,以便活跃气氛,深刻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集策划、编剧、导演、表演于一身,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舞台是开放的、旋转的,学生的活动是充分的、舒展的,学生的感受是自主的、快乐的。通过表演,学生会对作品获得直接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究。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要将教学目标贯彻到实处,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再创。如果原文较浅显,可以要求学生基本保留原文的内容;如文章比较深奥,则可以让学生在意译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绝对不允许进行无厘头式的新编、改编,因为那样的教学只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论职教语文改革的文化性与职业性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