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辽矿集团的防灭火技术

时间:2022-10-05 07:11:22

浅谈辽矿集团的防灭火技术

摘要:辽矿集团矿井自然发火严重,通过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为辽矿集团采煤方法的革新奠定了基础,在综放采区和残煤综采区的消防火方面获得了保障,确定了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为自然发火严重的矿井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关键词:自然发火 注浆材料 百万吨发火率 辽矿集团

1.基本概况

辽源矿业集团各矿井井田基本是晚侏罗纪成煤,煤层自然发火期最短为7天,煤层极易自然发火。1986~2010年25年间,煤炭自然发火共发生6022次。

2.自然发火的原因、特点、规律分析

归纳过去自然发火的几点非自然原因如下:

2.1技术设计不合理

采区隔离煤柱尺寸小,煤柱压坏容易漏风。有时接续紧张在生产采区两道插孔送新区,造成两区无法封闭。设计采区没有走水条件,遇有隐患无法处理。

2.2采煤方法不当

过去采用水砂充填、假顶分层开采采煤法,砂道充不严,上层采完未等灌好浆、未等压实就发展下分层,造成上分层老塘无法灌浆漏风供氧。残煤回采也存在同样问题,接续紧张上层没封闭完就发展下分层、相邻采区连续发展,造成邻区漏风。

2.3巷道采用木支护

抗压强度低,极易压坏造成冒顶,同时木棚受压变形断面小,有隐患也难于处理;

2.4防灭火设备、装备、消防火处理方法落后

常年的消防火处理方法就是打苞子充填、打钻灌浆,这些方法占用空间、占用时间,与采掘容易发生矛盾,影响消防火工作的正常操作。

2.5支护质量不好,造成冒顶

掘进只抢进度,支护质量不好,造成冒顶。巷道维修大翻大挑造成冒顶多,造成冒顶也不认真处理,给自然发火留下了最大的隐患。

3.针对性措施的采取

通过自我剖析,寻找一切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效果显著的几点总结如下:

3.1合理设计,缩小采掘工作面个数,减少隐患发生。

西安矿针对采掘地点过多问题进行了调整,仅2个月时间就关闭27个采区和掘进道口,关闭量达到40%,减少了隐患发生。

3.2改革采煤方法,减少隐患发生。

西安矿取消水砂充填采煤法发火次数降低30%,取消巷柱采法改用单扒采法发火次数降低20%。

3.3改变木支护为钢铁支护。

煤巷有条件的要采取锚网支护,没条件的要与锚网联合支护,保证巷道规格尺寸,提高支护抗压强度,避免冒顶,在源头上消灭发火隐患的发生。并对所有煤巷进行喷浆,即防止了煤体接触空气风化,又防止了漏风供氧自燃。

3.4改造消防火系统,提高隐患处理能力。

对各矿消防火系统进行改造:由原有的消火充砂系统改为注浆泵高压注浆系统,并新上了注氮防火系统配合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进行综合防火,现集团公司总注氮能力能达到12300m3/小时。极大地提高了消防火处理能力。

3.5改变矿井安全责任主体,控制隐患发生。

西安矿改变了过去的“专业分工管理”。由过去的通风部门专职负责处理隐患,改为“全井(区)各部门分别责任共同管理”。在技术设计、采掘生产管理、隐患处理各环节、各部门都要有统一平衡管理,改变了生产组织意识和安全生产观念,从被动式处理灾害改变为主动超前处理隐患,自然发火事故大幅度降低,安全生产日趋稳定。

几年来,由于防灭火技术的改变,防灭火处理方法得当,防灭火能力大大增强,全公司每年自然发火次数从过去的30~50次降到现在的0~2次,下降95%以上;百万吨发火次数从过去的10~15次降到现在的0.002次左右,降低幅度99%以上。

4.试验研究消防火新方法

虽然我们现在消灭了自然发火封区事故,但必要的防火工作,每年注浆量要上万吨,制氮机耗电量近2000万度。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探寻更有效、更省力、更环保的消防火新方法。

4.1加强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

4.1.1 通过束管和热敏电阻测量目标区气体和温度,即用万用表测热敏电阻的阻值,查表即可得出温度值。

4.1.2 用红外测温仪检测高顶温度。

4.1.3 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井下隐性火源位置。

通过早期的预报能够提前掌握自然发火的发展进度,及时采取措施将巷道高顶的自然发火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对松动圈发育的巷顶,其处理方法与处理高冒区相同。

4.2高冒区目标注氮

将注氮管接通到进、回风顺槽,注氮管每隔50~100m设置三通一个,便于用软管连接高冒区钻孔套管。对高冒区实施目标注氮防灭火,注氮时机为:当高冒区温度超过35℃时,或高冒区打钻难度大时。

4.3不断更新注浆材料

4.3.1 注凝胶

凝胶是硅的胶体,它由基料水玻璃和促凝剂碳酸氢铵(也可用硫酸铵、铝酸钠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水溶液,发生凝胶作用,胶体内部充满了水分子和一部分其它物质,硅凝胶起框架作用,把易流动的水分子都固定在凝胶内部。成胶的过程是个吸热的过程,吸热量与胶体浓度及原材料有关,生成的副产物一般都有是很好的阻化剂。

4.3.2 注白泥

白泥(高岭土)成浆后具有固水性、粘性、悬浮性和抗烧性。当白泥的浓度达到25%以上时,白泥近似于凝胶状态,注入高冒区后,能象凝胶那样充填高冒区和裂隙,防止高冒区的漏风。注白泥工艺为单液注浆,工艺简单、流量大、成本低,货源方便,可大量向高冒区或松动圈注入白泥。

4.3.3 注粉煤灰

有洗煤厂的矿井,可将洗煤产生的粉煤灰浆引入井下,通过注浆泵高压注入目标地点,可对空巷、采空区及巷道高冒区注浆。粉煤灰浆在管道内流动性好,注入目标区后脱水性好,脱水后形成的再生煤体密封性好。注粉煤灰工艺简单、资源方便、流量大、成本低,并可减少洗煤厂的排污处理工序,因此可大量向目标区注入粉煤灰。

总之,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新的注浆材料会被不断发现,只要不断积极研究试验各种注浆材料,一定能找到更适合煤矿使用的好材料。

5.结论

辽矿集团的消防火工作通过从干部到职工思想认识的提高,认真分析总结自身自然发火的原因、特点和规律,依据科学技术,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虽然历经坚难,最终消防火工作水平有了全面的提高,杜绝了发火封区现象。多年积累的消防火工作经验仅供有自然发火的矿井参考借鉴。在煤层的自然发火领域还存在很多科技攻关项目,我们只有依据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做好煤矿的消防火工作,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消防火工作,所有煤矿都能尽快地杜绝自然发火现象。

上一篇:浅谈通过沥青预养护改进沥青路面管理系统 下一篇:组合式基层薄面层结构力学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