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保稳定,注重细节求提升

时间:2022-10-05 07:07:10

夯实基础保稳定,注重细节求提升

立定跳远作为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用来衡量中学生的体能状态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中招体育考试将其选为一项必考项目,并不仅仅是一种检测手段,也是对学生综合运动素质的反映。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及现状,经过对立定跳远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现就笔者从事体育教学数年来的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有效提高初三学生立定跳远成绩。

众所周知,在体育教学中,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这是立定跳远的硬性要求。但是,如何在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跳远成绩,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达到最大的效果呢?

首先,辅助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用到的“跳台阶”“单换跳”“蹲跳起”等方法,对腿部肌肉、踝关节、髋关节等相关部位的爆发力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从侧面对立定跳远起到辅助引领作用。

其次,切忌单纯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远”上。盲目的求成容易忽视动作的规范性,出现基础性错误。因此,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动作的基本要求和各个动作的连贯性,只有在动作正确、规范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效果,不断地提高成绩。

在立定跳远中,四个基本动作各有不同的技巧和要点,只有将其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力,达到理想的效果。立定跳远是对身体的灵敏度、协调性的考察,预摆时要注重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起跳时亦要注意,同时蹬地要快速有力,起跳蹬地是整个立定跳远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强有力的摆臂和蹬地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立定跳远成绩。腾空后要充分伸展身体,在腾空最高点附近,迅速使大腿向胸部靠近,这既便于形成有利的着地姿势又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落地时合理利用惯性,主动弯曲髋、膝关节以缓冲向前的冲击力。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协调上下肢能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要结合要膝、踝、髋三个关节,提高三者的协调用力特别是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在立定跳远起跳环节,上肢的摆动,具有功能性的作用,上肢摆臂无力会直接影响到重心的提升高度,摆臂动作不协调会引起急于着地,影响到人体腾空落地飞行时间。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部分,因此,要求踝关节力量要充分爆发且强度要大。在立定跳远过程中,要使髋、膝、踝三关节迅速有力地蹬直,直臂摆动,加大摆幅,达到协调的效果,增强带、领、提拉的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复的练习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在练习中钻研,不断地积累经验,夯实基础,磨合技巧,将力量与技术有机的结合,充分重视力量练习,不断改进技术,厚积薄发,才能有效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上一篇:动态生成,有效把握 下一篇:佛意盎然,写下一首流动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