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5 06:43:57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化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问题教学法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原则;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就是指教师在特定场景、特定条件和特定环境下,以化学教材内容为依据,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设计一条“设疑―思考―解决―掌握”的学习主线,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问题与知识的冲突、碰撞,激发主动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意识,锻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日常实际结合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谈几点认识。

一、因材施教,把握问题教学的设计原则

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知识时,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等表象知识兴趣很大,但是对化学术语、定义、原理不做深入了解,不注重挖掘化学的内在事实,更不具备通过事物现象进行化学分析的能力,对化学的整体认识比较肤浅,没有形成正确、稳定的学习动机。为此,教师在实施问题教学时,应注意把握问题设计的原则。

1.注重问题设计的探究性

问题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其产生深入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应对化学教材内容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充分挖掘蕴含丰富探究价值的化学知识作为问题设计的基本素材,并使其成为学生进行深入系统学习的有效载体。注重问题设计的探究性,能帮助学生填补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空白,及时调整学习节奏和学习步伐,完成积极学习、主动思考的有效构建。

2.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感

由于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也存在差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注重平衡化学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注重把握问题的深度和宽度,采取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的阶梯式问题引导,做到深浅适宜,张弛有度;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问题的可实施性,尽量使问题在课堂内得到有效解决,充分发挥问题教学的课堂价值。避免有的问题抽象笼统,让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有的问题脱离实际,失去课堂教学的意义。

二、开辟多种途径,保证问题教学的有效运用

1.创建问题场景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的直观体现,它以生动、活泼、新颖的形态,将化学符号、化学定义、化学原理等化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对化学信息进行吸收接纳。通过化学实验进行问题场景设计,不但能增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利用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在讲“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时,空气组成的知识是学生的“盲点”,因此,在这节课上,我模拟了一个空气形成的问题场景,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索的全过程,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课前问题:你对空气的认识是通过什么渠道得来的?你知道怎样捕捉到空气吗?学生进行交流发言,形成课堂问题;通过多媒体进行《拉瓦锡的实验》动画播放,提出问题: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和条件是什么?同时进行实验准备,对实验仪器、实验过程介绍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多少?红磷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集气瓶中剩余的是什么气体?通过实验观察和科学推断,学生确定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最后,我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操作和反复验证,让他们亲自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2.进行问题设计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大到卫星发射,小到柴米油盐,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也主宰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学习化学初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从日常实际中发现化学现象、积累化学经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揭开事物的本相,加深他们对化学的理解。

讲“奇妙的二氧化碳”时,我问学生:同学们都爱喝汽水,那么,你们知道汽水是怎样制成的吗?平常最爱吃的油条,为什么炸出来膨松酥脆?灭火器的泡沫是怎么来的?让学生带着问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展开想象进行分析;讲到“酸和碱的反应”时,我将一些生活小常识、解决问题的小方法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你们知识哪些解酒的方法?为什么用酸性水果或醋来解酒有一定效果?水壶里的水垢有没有好的办法进行清洁?将白醋放到壶里煮沸就能快速清洁水垢,这是什么原理?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感受到了化学的神奇性与实用性,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擅用“生活化”的化学语言,如用食盐代替“氯化钠”,用醋代替“醋酸”,用小苏打代替“碳酸氢钠”等等,便于学生理解。

初中化学是学生对化学进行认知的起始阶段,在面对“化学”这门学科学生感到一片空白、一无所知时,对全新知识的好奇和对未知事物的渴望成为他们深入学习化学的“催化剂”。中学生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着探究的心理,寻求事物本相,了解事物的真正意义,是他们这个阶段的孩子最想通过书本、课堂、教师等多种渠道获取的知识信息。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学生的这种求知心理,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完成发现化学、了解化学和运用化学的系统认知。

参考文献:

史美娟.初中化学“问题教学”初探[J].化学教与学,2011(5):24-2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新星中学)

上一篇:读出数学,学会生活 下一篇:基于微博的混合式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