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时间:2022-10-05 06:11:59

提高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摘要】道路联通与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的近期目标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关注。运输服务贸易逆差被认为是我国服务贸易缺乏竞争力的标志。本文研究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现状以及逆差产生的原因,根据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笔者结合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从国家和企业及其他角度提出来了多条建议来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运输服务贸易 竞争力

一、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现状

(一)服务贸易增速快 但持续逆差 且逆差额逐年增大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及加入WTO,我国服务贸易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增速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4亿美元,到2014年达到6043亿美元(见图1-1),年均增长426.07%。从1982年到1991年我国服务贸易额均为顺差,但从1992年开始,我国服务贸易额变为逆差,且逆差额逐年增大(除特殊年份)(见图1-2)。

(二)运输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一直在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其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7年的12%增至2014年的17%;进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由1997年的36%下降到2014年的25%,虽然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其仍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如最新数据2014年其逆差额占服务贸易逆差额的比重为36%(见表1-1)。

(三)在服务贸易中,运输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较大

从1997年到2014年,运输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到30%之间(见图1-3),说明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地位重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

(一)运输产业产能不足和货物贸易增长过快是运输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存在的直接原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逆差源于货物贸易的高速增长所造成的运输服务供给不足。自2002年我国加入WTO,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不断增加,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9586.4亿美元,以2014年为例,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1.63%,但与之相比,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运输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只有4.07%。运输服务是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货物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必然带来货物运输需求的大幅度上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主要靠海运和空运完成,而海运则占相当的比重。但由于我国运输行业产能不足,我国货物贸易的运输需要依靠国外运输公司,这就造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连续逆差。

(二)运输服务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

运输服务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也是造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我国在加入WTO时,就运输服务贸易领域所作出的承诺之一:海运(不包括沿海和内水运输):可设立注册公司,经营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队;允许国外服务提供者在华设立合营船公司,外资比例应超过合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的49%,合营企业的羞事会主席和总经理应由中方指定。我国海运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全世界运输服务企业,同时由于我国运输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造成,无法与国外企业相抗衡,造成了大量货物运输业务被国外企业所承接,造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

(三)基础设施与相应人才的缺乏也是造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运输服务产业是资本和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其基础设施建设对运输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我国运输服务发展较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现今在中国,能够进行运输的企业很少,行业规模没有形成,加之在运输服务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一直出于疏忽状态,相应的物流运输人才匮乏,这些导致我国运输服务竞争力较差。

三、政策建议

(一)结合一带一路战略 改变单一的运输方式

在我国的国际运输中,海运运输占比达85%以上。虽然海运运输较其他运输方式便宜,但是其风险较其他运输方式较大,且运输时间较长。我国可以借一带一路战略加大铁路运输方式的占比,铁路运输方式虽费用较海运运输高,但是对于进出口商在资金周转和货物出售方面有很大的益处。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超过60个,且大都具备陆路运输的条件,我国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配合沿线国家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发挥我国的高铁优势,将中国的高铁标准引入其他国家,这对后续国际货物运输具有很大的帮助,其中之一就是在将货物运往欧洲国家时不用再进行换车等过程,这将大大节省时间,加快相关资源的周转速度。

我国运输资源丰富,地处欧亚大陆东面,南、西、北三面与众多国家比邻,对于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是极好的自然地理位置条件。因此,我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公路与铁路建设,加之一带一路的推动作用,会相应的拉动这一带的公路与铁路运输等基本设施建设,相应提高中国公路与铁路运输在国际运输中所占的比重。同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地位,降低自己本身的公路与铁路运输成本,才能在国际运输中保持住持久的优势地位。借助于亚投行对于一带一路交通运输等基本设施的贷款优惠政策,辅助一带一路周边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

(二)加大运输行业的人才培养 提升我国国际物流公司的竞争力

我国运输行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丰富,全球吞吐量前十大的港口中我国占据八个(分别为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天津港、唐山港、广州港、苏州港、青岛港和大连港),但由于专业人才的不足造成我国国际物流公司国际竞争力不强,使得我国国际运输在国际运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人才培养方面,教育部应积极配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在大学阶段选拔和培养相应的国际物流人才和储备人才,对相应的人才提供帮助,例如资助他们去运输服务贸易较发达的国家去学习(新加坡等),为我国的运输服务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东面临海,海岸线曲折漫长,为发展海洋运输服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我国并没有发挥出这方面的优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物流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经营成本高、利润率低。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企业自己本身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在提供服务趋同的情况下能够找到新的创新点,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由于中国加入WTO,逐渐对运输服务贸易领域进行开放,使得原本竞争力就不强的国际物流公司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政府应该做的是在相应开放市场的同时,加大对本国运输行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通过资本市场、生产补贴、竞争条例等方面的倾斜政策来促进相应企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利用国有企业具有龙头作用的国际物流公司对规模小、竞争力差的小型企业进行注资或兼并,扩大规模,打造一批具有自己运输特色的运输服务精英企业。

(三)鼓励我国出口企业选择我国的国际物流公司

运输服务贸易是传统货物贸易直接派生出来的,货物贸易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运输服务贸易的增加。目前中国货物出口额在全世界货物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我国的国际运输能力并没有相应的与之同步提高。其原因是大部分出口商选择国外的物流公司,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应积极鼓励本国出口商选择本国的国际物流公司,相应的政府在不违背WTO条款的情况下对出口商在此方面做出的选择给予一定的优惠,以提高本国国际物流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四)加快运输行业的辅助产业的发展

运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与运输发展的相关行业及辅助产业很多,如通信技术、餐饮、腹地产业经济等等。在提高运输业本身能力的同时,要相应的考虑到其相关行业及辅助产业是否配套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的提升我国国际运输能力。

上一篇:新伤汤及活血祛瘀散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 下一篇:王茜:把小村的故事讲到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