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悲哀

时间:2022-10-05 05:58:48

当下教育的应试体制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对家长的自身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应该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为此前我们提到应试教育带来的危害时,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而不是家长。事实上,家长也和学生一样,是现行教育体制弊端和日益功利化的直接受害者。

中国教育的应试体制由来已久,源远流长,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把所有家长都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孩子在娘胎里开始,家长们便已进入角色,出生之后将陪伴孩子走过近20年的考试升学历程。期间可能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有的是各种学业辅导,各种特长培训,各种补习提高……凡有孩子的地方,无处不闪现着家长们的身影,倾注着家长们的心血。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可能是世界上最辛苦、付出最多的家长。此言不差,不过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由此而带来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整个社会也没有对此给予应有的关注,即我们的家长在专注于“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过程中,常常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也曾承载着父母的“成龙”与“成凤”的期待,忽视了自己理应承担的更为重要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与成功。

现实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年轻人在结婚生子之后,自身的事业心、进取心便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处于竞争的需要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和不安,他们常常会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不仅要使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还必须保证能“赢在终点线上”。而要做到这一点,最踏实的办法就是全程“陪跑”,不断加力。放眼四望,如今举国上下哪一个家长没有肩负着“陪太子读书”的重任?不少家长甚至辞去工作,充当“专职陪读”,孩子到哪里上学,家长就跟到哪里安家,其情可嘉,其行堪忧。

忧从何来?只要稍加分析和思考,就会发现这种现象背后的问题,就是一些家长自己好不容易从升学应试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其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还没来得及在工作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就又进入了培养下一代的循环中,从而形成了只见耕耘不见收获的怪圈:我们把一批人培养出来,正要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去奋斗打拚之时,却又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用很大精力去应对自己作为家长的新的压力,可谓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且身不由己。

“拼爹”是一个时期以来反映社会不公现象的热词之一,而对于既无权势又无财富的众多普通家长而言,可“拼”的主要“资源”,就是通过全身心的付出,让孩子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个好分数,从而获得相应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成功”也就代表着家长的成功。为此,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做出一定的牺牲是值得的。但有另外一笔账不应该被忽略:假使一对夫妇从30岁开始培养孩子,到孩子大学毕业时,自己也将临近知天命之年,意味着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最富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年华已然逝去。在满足于孩子“成功”的同时,他们自己的人生必然留下很多的遗憾。而更令人纠结的是,他们的孩子又可能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重新复制父辈们的经历,岂不哀哉?

所以,从家长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行的教育体制确实出了很大的问题。分数决定命运的现实,使得家长成了应试教育后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而不敢有丝毫侥幸心理。只要有孩子上学,他们就必须承受很大的压力与负担,孩子的学业成绩,成为了家长们所有喜怒哀乐的主要源泉。

在一个完全走向功利化的时代,所谓“一切为了孩子”,也只有在家长这里能够得到最全面的落实,但却无法找到有关国家民族层面的意义,他们只是被功利化的社会孕育的功利化的教育所绑架。也许从家长的角度看,他们的付出是划算的,然而,家长们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也是整个社会的。现行体制的弊端,不仅让我们的学生无法成为创造型人才,也在侵蚀着一批又一批家长的进取激情和创造活力,使得他们在为下一代的不懈奉献中逐渐走向平庸。而这种平庸,在无形之中必将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上一篇:让免费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契机等 下一篇:办好教育 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