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当官”,家长须放手

时间:2022-01-15 09:35:32

新学期伊始,有记者做了调查,有八成孩子明确表示,希望能当班干部,哪怕是一名组长或科代表也好。有家长说:“刚开学,我发现儿子回到家老是无精打采的,甚至有时连作业都不愿意做,细问之下,原来他被‘罢官’了。” 为了让孩子“当官”,有的家长不惜放下身段为孩子“跑官”,请客,送礼。

有人认为学生想当班干部会导致“名利心太重”“唯利是图”“滋生权力欲”等不良倾向或行为。其实,这完全是以成人的心态和道德标准来评价孩子的选择,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个人偏向误以为是品德问题。学生想当班干部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正当心理需求,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兴趣展露与尝试。班级之所以要选班干部,是要形成班级核心,以班干部的突出表现带动其他同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孩子在做班干部过程中,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又能培养自己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因此,孩子想当班干部,无可厚非。

然而,当前社会上个别家长和孩子却以另一种心态来看待当班干部,认为当班干部有权力,有面子。为此,有些家长使出浑身解数,通过请客、送礼来为孩子“跑官”。从表面上看,家长似乎很有能量,能帮助孩子摆平关系,实现孩子“当官”的梦想。但是,这种运作对孩子的今后发展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首先,损害孩子自尊和自信的健康发展。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自尊和自信建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自尊和自信应该建立在个人内在的品质和能力上,而不是外在的附属物或关系上,比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声望等。依赖于后者所形成的自尊和自信往往并不稳定,失去的可能性更大,所带来的伤害或痛苦更大。家长可以鼓励、支持孩子去积极竞选班干部,因为当选也是一种有能力的表现,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自尊和自信。但是,家长如果为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而不惜放下身段为孩子“跑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要么落选,怪家长不给力,情绪低落;孩子要么当选,但因为不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所以抬不起头,同学也会排斥自己。与其这样,家长还不如放手。

其次,误导孩子对规则的认识和遵守。青少年是社会规则、道德和责任认识与接受的关键期。班干部的竞选过程本身就蕴含着社会规则的遵守和责任的担当,是一个规则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孩子认同班集体,产生积极的班级归属感,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而且有助于孩子对更广阔层面的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认可与接纳,从而顺利融入社会。但是,家长的“跑官”打破了孩子对这种规则的正面认识和信任,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他们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家长摆不平的事情、走不通的关系,任何规则都是可以逾越的,结果对任何事或人没有了敬畏心理。一个孩子如果带着这种心态步入社会,那后果将是可怕的。

最后,剥夺孩子获取成功的喜悦。孩子的成长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成功的喜悦是激励孩子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当然,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而获得成功,才是最刻骨铭心的,才是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若干年以后,奋斗历程仍然能够与他人津津乐道地分享。家长为孩子“跑官”,省去了孩子的努力与拼搏,也让孩子失去了对成功与荣誉的向往。若干年以后,当孩子回忆起此事时,他感到的可能是后悔,甚至对当年的行为感到羞愧。家长的越俎代庖,让孩子难以品味到靠拼搏所带来的那份欣喜之情。

家庭财富对孩子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过去,中国人经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指贫困对孩子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锻炼。时过境迁,当前中国大多数家庭都已经摆脱了贫困,一些家庭甚至已是富裕之家。然而,财富一方面为孩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可能让孩子丧失奋斗的意志与拼搏的目标。在贫困的家庭,父母更多是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但是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只有那些对财富的使用具备更高智慧与能力的家长,其家庭财富对孩子的发展才是一种有利的资源;而那些对财富的使用缺乏智慧的家长,其家庭财富对孩子的发展可能是一种桎梏。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优秀。家长此心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身为家长,他们也要与孩子一起成长,敢于放手让孩子自我飞翔,而不是一切包办代替。毕竟,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最终都需要依靠他自己的锻炼和实践。

引领孩子过好当班干部这一关,老师也有责任。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发现,老师对孩子的积极期望与关注能够明显提高孩子能力。因为孩子在感受到老师的积极期望之后,会形成一种激励与动力,从而促使自己达到老师的期望水平。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班级中选取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并寄以积极期望与高度关注,既可以促进班干部向老师预期的方向与水平发展,又可以树立表率,营造良好学风、班风,形成有组织、有核心的班集体。

老师通过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班干部竞选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和组织活动来树立自己的威望,为今后开展班级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老师容忍了家长们“跑官”,那么他在学生心目中就会留下不良的印象,教育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

上一篇:传承沙磁文化,共铸师生精神家园 下一篇:例文二:我们要做环保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