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中自信心的培养

时间:2022-10-05 05:07:11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中自信心的培养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增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信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观察法、访谈法,根据运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并结合所调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信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归纳出了几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方法供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运用。

【关键词】青少年 足球比赛 足球队员 自信心 方法

足球运动员在拥有高超的技战术的同时,还必须拥有较高且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如果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一个主要因素,那么作为心理素质之一的自信心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足球比赛中没有那种因素像自信心那样重要。当队员充满自信心时,会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此外,同伴对自己的信任也同样很重要。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1.研究对象: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校足球队队员。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2)访谈法(3)观察法。

二、分析与讨论

1.足球自信心的含义和重要作用。①自信心的概念。在足球运动中,自信心是指队员的一种积极态度以及对自己和踢球的能力的信念,你才能完成一种信念或执行一种任务,这种特定环境下的自信心又成为自我效力。②信心的积极作用。信心能给你积极的感觉——当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即使面对压力,也会保持冷静和放松。有信心就能集中注意力——当你感到自信时,你的思维就能放松,你就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关键时刻环节上,这样就能踢好球。自信心能让你浑身舒展并踢的更好——自信球员常常设定目标,并面对挑战而言,虽然结果有很多不确定性,但他们能以更加旺盛的精力去追求目标。信心可以增加球员的努力和毅力——身处逆境时,自信的球员将会更加刻苦训练,并持之以恒。信心会影响球员踢球的方式——自信的球员在踢球时更能取胜,因为他们希望拿到球,敢于抓住机会,并能控制比赛的节奏。

2.自信心不足的原因。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是很多方面的,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本身技战术能力储备不够,机体状况不佳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其意是指,只有具备了熟练的技巧,高超的本领,在实践中才能运用自如。②对足球比赛的规律缺乏认识。在足球比赛中,胜负往往不单纯是外在的表现力所能决定,其中包括许多其他因素。人们常说:“足球是圆的”,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弱队战胜强队的战例屡见不鲜。如果不能认识足球比赛中的规律,不能辩证的评价比赛双方的优势之处,将永无斗志,永无取胜的欲望和信心。③缺乏成功的体验或有成功的体验但不能巩固。成功,对运动员自信心的影响是重要的,在比赛中,本队取得胜利或在比赛中个人的技术运用,战术活动成功的运用,这些美好的情感记忆,在心理学上称“高峰体验”这些体验如多次重现,无疑将有助于运动员自信心的增强和巩固。相反,运动员将无成功的欲望的信心,或者曾经有过,但多次的失败或失误不能将其巩固,其获取过的成功的感觉也荡然无存。

3.增强自信心的训练方法。①成功结束法范例。目的:提高队员的自信心。方法:俩人一组:一人练习在边线运球下底传中,采用地滚球 低球 平球 高球和弧线球转中;另一人射门,没有守门员,连续传准5次和连续射进5次结束训练。要求:强调传球的成功,此方法一般在训练在结束前进行较好;一般要成功的结束练习。②特点分析法范例。目的:提高队员的自信心。方法:教练员认真分析队员个人和全队的特点。要求:分析要客观,且只分析特点。③观察错误法范例。目的:提高队员的自信心。方法:教练员将对手的各种错误场面通过录像或其他类似的方法编辑起来,让队员观看对手的各种典型的错误。以提高队员战胜对手的信心。要求:只观察对手的各方面的错误,不观察对手的优势。④绝对优势法范例。目的:提高队员的自信心。方法:与比自己年龄与水平低一个或倆个层次的对手进行比赛。通过这种比赛一方面提高全队的战术打法的熟练程度,一方面提高全队的自信心。要求:采用练习比赛的方式进行,但要有正规的裁判员担任裁判工作。⑤引导回想法范例。目的:提高队员的自信心方法:教练员引导队员回想以往取得过成绩的经验;在困难情况下通过努力后取得的成功经验等等。要求:达到队员取得比赛胜利有充分的自信心,而不要造成队员盲目自信或忘乎所以。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共归纳出了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方法供教练员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至于这些方法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如何应用效果才能最佳,则需要教练员先要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信心的影响因素进行诊断,然后在根据诊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我们总是以一种能增强我们信念的方式思考和行事。球员的期望值对于他们是否能发挥最大潜能至关重要。在足球运动里“成功带来自信”之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说法。说得更准确一点,那就是“成功带来自信,自信也能带来成功等等说法。”

参考文献:

[1](英)凯勒,(英)弗左尼主编;王国念,张玉冰译.足球心理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延安.现代足球训练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邓达之.足球训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中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