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社交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时间:2022-10-05 04:16:33

影响社交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摘要〕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由于回避交往情境,社交焦虑患者的学习、就业和婚姻生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试从社交焦虑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入手,对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社交焦虑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社交焦虑障碍;心理因素;父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2-0004-03

一、前言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也叫社交焦虑症或者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社交焦虑症仅次于物质滥用和抑郁症,在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中排名第三。诸多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均证实,社交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年患病率为2.6%~7.9%,终身患病率8%~14.4%,始发于青春期前后,起病年龄多在13~24岁,平均病程20年左右,25岁以后发病的较为少见。由于社交焦虑症患者常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并且设想别人会给自己负面的评价,因而过分担忧或关注自身在恐惧情境中的表现,不可避免地想要逃避社交情境。刻意回避社交场合,使得社交焦虑症患者的学习、就业和婚姻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社交功能残疾甚至自杀等。因此,社交焦虑障碍一直是国内外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影响社交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

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国外Beidel、Turner和Morris等学者研究发现,高唤起情境适应的生物易感性、家庭因素、充满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儿童自身的个性特征(如社交预期、无法控制、行为抑制、神经质和内倾)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可导致青少年的社交焦虑。

1. 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的整体因素,如父母的人格特征、教养方式、夫妻婚姻状况及家庭的经济收入等对社交焦虑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父母的人格特征通常具有内倾性,喜欢离群独处,比较安静、内省,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躯体化症状等。焦虑的父母容易培养出焦虑的孩子,Ginsburg和Silverman等认为社交焦虑儿童倾向于模仿父母对环境威胁的反应方式。也就是说,他们目击了父母在这种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小心、谨慎和回避,然后在一些社交场合仿效这些行为。

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也是导致社交焦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国外学者Lieb、Bogels等人对SAD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发现,父母的过度保护与过度控制、拒绝和缺少情感温暖的养育模式与社交焦虑障碍的形成有关。Greco和Morris在父亲与子女手工剪纸的实验中发现,高社交焦虑子女的父亲相对于低社交焦虑子女的父亲存在着更多的控制行为。国内学者严标宾、王丽颖等研究证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即如果父母都采取温暖、理解等积极的养育方式,则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会较低;若父母的养育方式是过度保护或过度干涉、偏爱、拒绝否认等消极方式,则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原因可能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控制、缺乏情感温暖、拒绝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使子女很难对外界产生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种信任感、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加剧,泛化为对周围人和世界的一种不确定感,从而影响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过多地体验到孤独无助和恐惧。

父母的婚姻质量和家庭的完整性对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影响也较为显著。吕斐宜对父母离异儿童的社会交往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父母离异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平均得分差异虽无显著意义,但父母离异儿童中情绪不安儿童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儿童;父母离异儿童最初两年的孤独感、社交焦虑水平最高。周敏娟、姚立奇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研究对象的社交问题总分、社交焦虑和回避得分均高于完整家庭青少年,SCL- 90 总分及焦虑、强迫、敌意得分明显高于常模。还有学者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家庭完整的大学生在支持利用度得分和支持总分上均高于家庭分裂的学生,且差异显著。其可能原因是离异家庭的父母由于感情破裂,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大,自顾不暇,往往会忽略或冷漠子女,亲子沟通的缺乏易使子女出现各种人格偏差;此外,离异家庭的子女由于过多地目睹了父母感情的不和,对周围的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产生人际焦虑。

家庭的经济收入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影响着家庭的生活开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休闲娱乐费用的投入,对社交焦虑也有一定的影响。低的家庭收入或家庭经济处于社会底层与SAD关系密切。肖融等对成都市大中学生SAD患病率及发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家庭经济水平和父母教育水平对SAD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比经济贫困的学生焦虑水平要低得多。

(2)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社交内容,能否被同伴接纳或认可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青少年在同伴群体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也是社交焦虑的良好预测因素。有学者研究发现,社交地位对社交焦虑总分以及社交回避与苦恼维度有显著的主效应,被拒绝组儿童比受欢迎组和普通组体验到更高的社交焦虑,被拒绝组的总体焦虑水平高于受欢迎组和普通组。在社交回避上,被忽视组的水平高于受欢迎组和普通组,被拒绝组高于普通组。被拒绝儿童和被忽视儿童所体验到的社交情绪是很不一样的,被忽视儿童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都显著地低于被拒绝儿童;与被忽视儿童相比,被拒绝儿童对社会交往的情绪体验更糟糕,他们的孤独感、社交焦虑水平以及被划入不安型儿童的人数比例都显著地高于其他儿童。

(3)早期创伤性经历:个体早期的成长经历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童年期的创伤,特别是早期与父母分离,情感上的疏忽,经历羞辱性的场面等,可以通过固着(fixation)的机制导致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上的异常。David等用生活经历问卷对51名惊恐障碍及社交焦虑障碍的病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63%的患者曾有创伤性事件的发生,这些创伤性事件主要是儿童期躯体虐待和待。还有学者研究发现,情感虐待也是导致成年患社交焦虑障碍的重要因素。Lansford等对585名受虐儿童进行12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这些儿童中75%以上在青少年时期易出现焦虑、抑郁、攻击、、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2. 心理因素

(1)行为抑制:行为抑制是一种稳定的与生俱来的特质,表现为安静退缩、胆小而不愿讲话,对陌生场合,包括与不熟悉的成人交往,都会导致进入神经唤起状态。行为抑制是研究人员较为关注的一个引起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变量。有研究证明,大约10%的幼儿和15%的儿童存在行为抑制,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神经质为社交焦虑的有效影响因素。国外一项大样本研究显示,88%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具有内向、害羞、胆怯、压抑、自我否定、易紧张、敏感多疑、被动退缩的人格特征。国内吴薇莉、刘协和采用成人依恋量表和中国人格量表问卷对164名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正常人进行配对研究,发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在外向性(活跃、乐观、合群)、善良(对人宽容、关心、友好、顾及他人)、才干(决断、坚忍、机敏)、自信及人际关系(宽和、热情)方面得分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遇事急躁冲动、缺乏合作、容易发脾气、难以控制情绪,情绪表达上更压抑和掩饰。在性别差异上,有研究发现男性社交焦虑患者一般具有明显内向性人格,存在焦虑、紧张、抑郁、恐惧、自责,但又敏感多疑、求全责备,处事过于思虑,拘泥于道德规范,缺乏自信,自我要求过高,凡事易归咎于自己;女性社交焦虑患者易惊恐、害羞、窘迫、害怕社交等。

(2)认知因素: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认知模式,如负性的思维、负性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关注等。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常想当然地认为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必将是消极的,自己的言行令人厌恶和遭人排斥,这些想法以负性自动思维形式存在于患者的人格结构中,并相对稳定下来,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认知模式。

(3)自尊作为“焦虑的缓冲器”,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性的核心因素。强大的自尊会使个体较少受到焦虑的影响,而自尊的减弱会使个体更多地受到焦虑的影响,更容易产生与焦虑有关的行为。郭晓薇采用社交焦虑量表、个人评价问卷、自编社交技能和他信问卷对19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自我评价和社交技能两个因素对社交焦虑起关键性的作用;自我评价越高,社交技能越高,则社交焦虑越低。肖崇好、黄希庭的研究显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外显自尊明显低于低社交焦虑个体,但内隐自尊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都有积极的内隐自尊。自尊不仅对青少年社交焦虑有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负向和正向评价恐惧来影响社交焦虑。高自尊个体倾向于寻求自我验证,即使是负面的反馈信息也同样接纳;而低自尊个体倾向于寻求自我保护。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低自尊个体总是试图保护所得,担心因他人的负面或消极评价而失去所得;另一方面,他们逃避正面或者积极的评价,并不期望从中获益。

还有研究发现,高社交焦虑组的自我监控和私我意识评分均低于低焦虑个体,高社交焦虑个体存在明显的低自我监控和低自我意识倾向。自尊水平越低的个体对自己的社交行为越不满意而呈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更多的恐惧体验和回避行为。

(4)羞耻感:羞耻感源于被抛弃和被孤立,是社会性嫌弃的内在化,是自我对自身的嫌弃。羞耻感作为一种负性情感,有着痛苦难堪的情感体验,常伴随退缩行为,渴望躲避和逃离所处的人际情境。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中重要羞耻事件的触发,或者日常生活中与羞耻有关的事件不断累积,会促使个体社交焦虑行为和认知方式的发展,在与他人、外界交往的过程采取回避的行为。李波、钱铭怡用青少年羞耻感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尊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327名青少年进行测评,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羞耻感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的假设,结果发现,模型中羞耻感在社交焦虑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占首要地位,羞耻感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社交焦虑的关键因素;其次为人格因素,教养方式、自尊通过羞耻感、人格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5)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作出的恒定的认知和行动努力,它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调节作用。积极有效、接近问题的应对和良好适应密切相关,而消极无效、回避问题的应对则有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和不良适应等。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更多地应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用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应对各种环境应激,易引起过度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曹晖、肖伟在研究中发现,社交焦虑患者在解决问题和合理化两种应对方式上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而自责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合理化对预测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作用显著。王丽颖、杨蕴萍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别对40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查,发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以及消极应对方式,社交焦虑障碍组解除、制止、回避、隔离和同一化、投射、潜意呈现、退缩和躯体化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幽默分低于正常对照组。还有研究者以中专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中专生的解决问题、退避、自责这三种应对方式对社交焦虑有显著预测作用。

三、对社交焦虑成因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国内关于社交焦虑的成因近几十年来研究颇多,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学者们大都以大学生或成人为研究对象,对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研究较少,而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有差异的,社交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也应该是有所差异的。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多以问卷调查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系统的追踪研究更少。

三是在研究视角上,研究者往往是从单一的角度去研究社交焦虑的成因,而事实上社交焦虑的成因是多样的,先天的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早期的负性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这些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 Marks IM,Gelder MG,Different ages or onset in varieties of phobia[J] .AM .J,Psychiatry ,1996,12 :218-219.

[2] Kessler RC.,Berglund PD.,Demler O.,Olga JR.,Merikangas,K.R.,& Walters,E. E.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5,62:593-602.

[3]卡尼.儿童行为障碍个案集[M].孟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曹玲芸,肖融.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父母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精神医学杂志,2007,20(6): 346-347.

[5] Douglass HM,Moffitt TE,Dar R,et al.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in a birth cohort of 18- year- olds: prevalenceand predictors[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5,34( 11) : 1424- 1431.

[6] Lieb R,Wittchen HU,Hofler M,et al.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parenting styles,and the risk of social phobia in offspring: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mmunity study[J]. Arch Gen Psychiatry,2000,57( 9) : 859- 866.

[7] Greco A,Morris T. Parental child - rearing style and child social anxiety: investigation of child perceptions and actual father behavior[J].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2002,24:259- 267.

[8]严标宾,郑雪.农村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 (5):291-293.

[9]王丽颖,杨蕴萍.社交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 :196-198.

[10]吕斐宜.父母离异儿童社会交往状况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2 ,23 (1):49-50.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学院运河分院,邳州,221300)

上一篇:厕所 文明隐秘的边界 下一篇:迈进高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