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时间:2022-10-05 03:48:14

摘 要:记得有人说过:“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群更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是的,学生存在个性、存在差异。有差异,就有差距。但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和创造的潜能。教师对于不同学力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发展蓝图,使潜能低者能够开发出潜能,潜能高者要发展得更快。

关键词:潜能;发展;因材施教

怎样才能使“优生出色发展,中等生超常发展,困难生自信发展呢”?

一、正视差异,善待差异

虽然孩子们存在个性、存在差异,但教师要相信人无完人,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能成才。其实所有的学生都很聪明,只不过他们聪明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善待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调试好自己的心情,要常常这样想:“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欣赏,不要比较。”每天上课就是去和我的小朋友们约会,是工作之约。能把每天的工作当成约会,你就是快乐的,幸福的。不仅幸福自己,也要让学生因遇到我而幸福,把“幸福”铺满孩子们通往成功的前进路上。

二、走进心灵,倾听花开的声音

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引导,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成全,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教师不仅能刺激学生的头脑,还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如果你能用阳光的心态去欣赏学生,你就会发现:“学生就像迎春花,有的先开,有的后开,先开的先让人欣赏,后开的后让人欣赏,它总有开放的时候。”只要我们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便会收获满园的芳香。

三、关注差异,培养自信

大家都知道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只要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却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连“狂奔,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这种在受到多次挫折或失败后产生的对付情境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把它叫做“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不但会发生在动物身上,同样也会发生在人身上。

我们在教学中也常常会遇到“习得性无助”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一次次的失败,便悲观失望、灰心丧气,促使他们对此做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感到失助而无望,不加努力便会放弃。这种严重的“自信缺失”,削弱了他们的行为动机,变得不思进取,放弃学习、放弃拼搏。“无助感”与“自信缺失”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这种消极心理一旦形成,“自信缺失”和“习得性无助”就会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越是自信缺失,“习得性无助感”越是持久而强烈。因此,对待这类弱势群体,首先,我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克服“习得性无助感”的最好武器是要有成功的信念。人有了自信,就能够调动全部的身心潜能,并会将这些潜能发挥到极致,直到取得成功。

其次,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我时刻提醒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往往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失败也就越多。因而,我对他们倾向于制定较低的学习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例如,每节课我都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为他们设计最基本的练习题,还为他们建立了互助学习伙伴,只要他需要,随时可以得到帮助。

再者,多欣赏鼓励。欣赏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多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中心校)

上一篇:探析小学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性 下一篇:让爱心伴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