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与美国人话语标记语使用状况之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05 01:57:14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美国人话语标记语使用状况之比较分析

摘 要: 本文以美国情景剧《老友记》的部分生活台词为语料,分析了英语语篇标识语中的话语标记语,主要研究了这类词的分布频率和类型及其语篇和语用功能等。同时以何安平、徐曼菲、王立非、祝卫华相关研究结果为对照,比较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频率和类型上与美国本土人之间存在的异同。

关键词: 中国英语学习者 话语标记语 比较

1.研究背景

在英语日常口语交际中,往往会频繁出现诸如well,I think,I mean,you know,you see等没有词汇意义但又不可缺少的词语。Schiffrin(1987)将这类词统称为话语标记语,并把它们归入口语中一种游离于句子之外的话语行为修饰语(speech acted verbal)。20世纪90年代,Aijmer(1996)和Stenstrom(1990)等人利用《英语口语语料库――LLCSE》和《伦敦青少年语料库――COLT》,对英语口语的语篇标识语的形式特点、语境特征及语用功能进行更深入的分类研究时,也包含这类词语。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对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的语篇标识语的习得和使用进行了调查研究(如Altenberg 1998;Cock 1998;Hasselgren 1998),其中Hasselgren把这些词称为口语小品词(Small words,以下简称SW),并将研究延伸至外语教学和口语评价领域。她认为SW虽不具备话语内容和意义,但有助于提高话语的流利性。同时,她认为SW具有组织话语语篇和表达说话者交际意图的双重功能。因此它既可视为语篇标识语,又可看做是交际双方的互动信号和协调机制(Hasselgren 1998:155)。国内有不少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冉永平,2003;何自然,2002),还有部分学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语料分析(何安平,徐曼菲,2003;王立非,祝卫华,2005)。笔者以美国最受欢迎的情景剧之一《老友记》中的生活台词为语料,对美国本土人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问题如下:(1)美国本土人常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频率和类型;(2)对照王立非、祝卫华(2005)二人对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结果,比较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上与美国本土人存在哪些差异。

2.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和分类

到目前为止,对于话语标记语的概念,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国内外学者给了这类结构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话语小品词(discourse particle)、逻辑联系语(logical connectors)、语用标记语(pragmatic markers),等等。虽然对话语标记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专家学者们大多同意Holker(1991,cf.Juncker,1998)对话语标记功能的阐述:(1)不对话语的真值条件产生任何影响;(2)不会增加话语的命题内容;(3)与说话时的情景有关;(4)具有一定的情感功能或表达功能。本文采用Holker对话语标记功能的分类,主要研究口语表达中用于衔接语篇、传达语篇信息、引导话语理解的标记词、短语或小句。

因为定义不同,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不一致。何自然、冉永平(1999)认为,话语标记语及小品词不仅包括部分连词(如and,therefore,because等)、副词(如actually,incidentally等)、感叹词(如well,oh等),某些短语或小句(如as a consequence of...,you know,I mean,if I am not wrong等)也应该包括在内。本研究采用Philip(1995)的分类框架,参照王立非、祝卫华二人的分类,采用逻辑连接标记语和填充标记语二分法对话语标记语进行分类。逻辑连接标记语指以逻辑关系将口语语篇连接起来的连词或副词,共分为13类。填充标记语是指没有具体信息内容、用于填充停顿,以保持话语流畅性的标记语。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有语义意义;另一类没有语义意义,只有交际意义。笔者通过研究以上分类中的15类话语标记语(78个具体话语标记语),调查话语标记语在美国人口语中的使用分布特点。

3.口语语料的描述

本研究所用的语料来自情景剧《老友记》中的部分生活台词。该剧讲述了生活在纽约一间公寓的六个朋友之间发生的一连串故事。整个喜剧以六人的友谊、爱情和事业为中心,其中生动有趣的性格、令人捧腹的搞笑剧情,很快《老友记》风靡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地年青一代必看肥皂剧,自上演以来收视率不断被刷新。剧中对话风趣幽默,几乎涵盖当今美国青年最常用、最喜欢的口语表达方式,因此,该剧立即成了很多英语学习者的最佳口语和听力资料。由于其较强的代表性,因此该剧中的生活台词可以反映美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口语表达方式。笔者随机抽取了第十季中的第1至第10集,共计约七万个词数。王立非、祝卫华(2005)二人在研究中所用的语料来自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SECCL),因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4.结果与讨论

4.1总频率

表一列举了两个语料库中每万词符中话语标记语的总数量。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以每万字符为单位计算,美国人话语标记的使用频数与类型分别为972和56,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分别为914和62。从频数和种类上看,二者相差不大。

表(一) 美国人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中的话语标记语的总频率和类型

4.2话语标记语类型

为进一步比较美国本土人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话语标记使用的异同,笔者将《老友记》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进行分类统计,并将其与王立非、祝卫华对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分布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除了列举性标记语外,其他类型的话语标记语在两个语料库中都有出现,然而在以下四类话语标记中:附加性标记语、对比性标记语、让步性标记语和有无明确含义填充语,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中国学生过多使用三类标记语:(1)附加性标记语;(2)对比性标记语;(3)让步性标记语,过少使用无明确含义填充语。

4.3过多/过少使用的话语标记语

基于王立非、祝卫华对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话语标记语的语料分析,笔者将其结果与美国本土人进行比较。通过仔细对比发现,我国学生的英语话语标记语使用有以下特征。通过对两个语料库中十个最高频的话语标记语进行对比,笔者发现附加性标记语and在两个语料库中的频率都是最高的,这说明由于and这一附加性标记语比较容易掌握,使得中国学生在英语口语当中倾向于选择这一话语标记语。然而,中国学生使用该话语标记语的比例相对于美国人来说要高得多。除此之外,but,if,you know这几个话语标记语都出现在两个语料库中,但是排序不同。这一结果与王立非、祝卫华的研究有所不同,他们的语料分析显示英国人最常使用的话语标记语是however和therefore,然而,笔者发现美国人很少用这两个附加标记语,这表明在同样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口语表达也会存在很大差异。相对于王、祝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类型上和美国人更为相近,虽然二者也存在不少差异。中国大学生在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话语标记语分别为and,but,very,I think。王、祝认为对and,but的过度使用,有可能是因为受到母语的句法迁移和中介语的影响。比如中国学生常常不会断句,在英语写作时会过多使用and或but连接两个句子,这种情况在口语中也很常见。而过多依赖very,I think,有可能是受限于学生口语水平或者交际时的心理压力。例如中国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想出I am afraid,in my opinion之类的短语填充停顿,赢得思考时间。此外,任务的类型会影响话语标记的使用,确切的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表(二) 中国学生和美国人在口语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话语标记语

表(三)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使用过度的话语标记语

笔者还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严重缺乏对无意义填充语的使用能力,尤其是对话语标记语well的使用。从表二可以看出,well这一话语标记语位于美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十个话语标记语之一,其频率达到46/10000。然而,何安平、徐曼菲(2003)的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这一话语标记语的使用频率只有7/10000,而且其中80%以上的well都仅局限于口语成绩好的前几名学生。这一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对well的使用还掌握得很不够,同时暗示对well的使用可能是衡量英语学习者学生口语流利程度高低的标准之一。

5.结语

本研究的结果对外语教学各个方面都有启发意义。在听力教学中,由于话语标记对话语信息的预测有提示作用,因此掌握话语标记的作用有助于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减少话语理解所付出的努力,缩短话语理解的过程。这就要求听力老师一方面应当给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规律和功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根据语境及话语标记的语用制约功能预测会话含义,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很多英语学习者由于不会使用话语标记语,只能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无法表现其情感功能。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然地使用话语标记语,引导学生使用各种话语标记语表达诸如惊讶、怀疑、抱怨、失望等不同情绪。在评价学生的自然口语表达时,可以将话语标记语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对于阅读教学同样有重要的作用,了解其语用功能能帮助学习者更好更快地理解语篇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在这一方面应提醒学生注意话语标记对语篇连贯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篇章结构的理解。话语标记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将口语标记与书面语标记混为一谈,导致口语书面化(左欣,2008),书面语口语化(胡丁予,2011)。陈伟(2011)的调查研究表明话语标记语的使用频数与作文成绩成正相关;高水平学习者使用更多频数和类别的话语标记语;具有较强的语体意识;而低水平学习者滥用话语标记语并具有石化性特点。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口语标记语与书面语标记的差异,然后通过输入大量真实写作语料,设计真实写作任务、适时地教授话语标记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语篇意识和语体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得体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彩芬,李委清.英语口语话语标记使用实证研究及教学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8):59-62.

[2]陈伟,彭文鼎.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CLEC语料库的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3).

[3]何安平,徐蔓菲.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Small Words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46-452.

[4]何自然,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8.

[5]胡丁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书面写作中的口语化现象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139-142.

[6]冉永平.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2003(3):58-63.

[7]王立非,祝卫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J].外语研究.2005,(3):40-44.

[8]左欣,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书面化调查与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6).

[9]Aijmer,K.Conversational Routines in English――Convention and Creativity[M].London:Longman,1996.

[10]Hasselgren,A.Small words and Valid Testing[D].Unpublished PhD thesis,Bergen University,Norway,1998.

[11]Philip,M.K.A study of discourse marker in Japanese conversation[J].http:///absts/1995/japan/jese47. Httm,1995.

[12]Schiffrin,D.Discourse Mark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率 下一篇:构建高中语文“三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