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立体裁剪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5 01:16:31

服装立体裁剪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服装设计 立体裁剪 平面裁剪 造型 创意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服装立体裁剪的各项基本原理,总结了立体裁剪在服装设计中的各种优势体现,即科学性、合体性、操作性和直观性等,并结合服装平面裁剪的应用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服装立体裁剪目前在国内服装设计行业中的具体运用与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部分服装类院校就将西方的立体裁剪技术引入国内教学,作为一门崭新的教学课程,“服装立体裁剪”逐渐在全国服装专业课程中普及开来。现在已经基本成为服装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了。

上过服装立体裁剪的学生都会认为,服装立体裁剪是一门辛苦但是又有乐趣的课程。它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经过训练和引导,扩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还能够使学生能够在服装款式流行变化飞快的时代,更好地提升服装结构设计方面的创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不但越来越受到各类服装院校学生的欢迎,甚至在民间也开办起很多有关于服装立体裁剪的培训班,很多非专业人士为了提升职业技能,也纷纷报名参加服装立体裁剪的课程培训,由此可见,服装立体裁剪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了。

1.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

服装立体裁剪,又可称为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它是一种相对于服装平面裁剪而言的服装造型、创作的方法,是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之一,也是纸样设计的一种很直观的形式。

服装立体裁剪可以不受任何数据因素的束缚,是最原始的、最根本的服装结构设计形式,一般的服装立体裁剪是依据立裁人台进行的,如果能在真人模特身上直接进行立体裁剪则更为理想。因为人台毕竟是固定不动的静体,所以,在服装的活动量和舒适度方面,应充分考虑和参照实际人体活动的状态。服装立体裁剪的具体方法是:用白胚布面料覆盖于立裁人台之上,直接用手通过收省、分割、褶裥等处理手法,制作出预期的服装艺术造型,最后将人台的布料取下、裁切、铺在纸上制成常规的服装纸样样板。

服装立体裁剪可以在服装创作的每一步过程中,最直观地看出服装的预期效果和设计风格,可以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随时改进、调整,甚至产生新的创意,或者再创作的过程。服装立体裁剪,需要的是设计师和打版师对于服装艺术审美的理解和运用,是一种最直观的审美感觉和表现手法。

2.服装立体裁剪的优势

在这里我们谈到的服装立体裁剪的优势,是相对于服装平面裁剪而言的在设计和操作等方面的优势。

2.1立体裁剪的科学性和合体性

首先,服装立体裁剪是以立裁专用人台或指定标准的模特为操作对象的,是一种具象的实践操作过程。服装立体裁剪从更加科学、客观的角度,帮助设计者理解服装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帮助设计者理解服装裁剪、制作中的工艺原理如:褶、省、裥以及推、拔、归等工艺的处理。服装立体裁剪可以有助于设计者对于服装平面裁剪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讲,服装立体裁剪是确定各种平面裁剪方法的依据。所以,其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具有更加的科学性和合体性的优势。

2.2立体裁剪的操作性和直观性

其次,服装立体裁剪是直接对布料(或坯布)进行的一种服装造型设计操作方式,在操作过程中,设计者对面料的性能将有更强、更细腻的直观感受。因此,服装立体裁剪可以解决很多服装平面裁剪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面料厚薄度的估算、褶皱或放松量的大小、面料的悬垂程度等等;对服装垂直与平衡的稳定关系、对特别贴体的服装或特体服装的合体度等等也都很有效。而且,上述这些都可在立体裁剪操作过程中边摸索边进行,及时观察效果并改进、纠正。所以,服装立体裁剪具有操作性强、直观性强的优势。

2.3立体裁剪的辅助、完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服装立体裁剪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对服装作品进行了二次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过程,通过立体裁剪完成的服装将更加合体。而且,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过程更是一个对于服装造型美感的体验过程。在进行立体裁剪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发现新的轮廓线条,为作品或者是今后创作新设计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引发新的设计灵感。服装立体裁剪在服装造型表达上更加多样化,许多富有创意的造型设计都是运用了立体裁剪的手法来完成的。因此,服装立体裁剪还起到了辅助完善服装设计作品的优势。

3.服装立体裁剪的相对劣势

当然,任何事物或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是真理也是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改变的。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一味地强调服装立体裁剪就必定比服装平面裁剪要有多么强、多么适用。反过来讲,相比服装平面裁剪,服装立体裁剪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3.1立体裁剪需用标准人台

首先,服装立体裁剪需用特定的人台(衣架)或者标准化的活体模特(真人)才能进行,没有了人台和模特,立体裁剪根本无从下手。但是服装平面裁剪的操作过程,就不会受到人台和模特这种硬件的限制。

3.2立体裁剪的损耗

其次,服装立体裁剪用料大,相应的浪费程度和材料成本消耗肯定会偏高,但是服装平面裁剪就基本不会有这种坯布的损耗过程,只要直接在直板或者电脑的打版软件上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了。

再次,服装立体裁剪相比平面裁剪要更加费时、费力。由于服装的现代化生产需求对速度成本的要求较高,款式无时无刻都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许多服装企业中,服装款式要以最快的速度由纸样变为成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装立体裁剪的大规模应用。

4.立体裁剪在国内服装企业的应用

服装结构设计可以分为两大手法:服装立体裁剪(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和服装平面结构设计。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的制衣厂和服装公司里,立体裁剪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在国内大多数服装企业里,还是通常采用平面结构设计的传统方法。这可能是与国内服装行业多年的从业习惯有关,再加上立体裁剪相比平面结构设计更加费时和费料,而且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审美水准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服装立体裁剪的各项成本支出相对服装平面结构设计会偏高。所以,国内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采用传统的服装平面结构设计方法,或者说,国内大多数服装企业生产的款式都是通过服装平面结构设计的方法完成的,只有较少部分采用服装立体裁剪的方法,和平面立体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在国外和国内的一些高级时装厂或时装公司里,由于对于服装款式的变化和时尚度要求较高,服装设计更着重于款式、造型,甚至结构变化处理,所以一般都会经常用到立体裁剪的方法,和平面立体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打版方式。

随着国内现代服装工业与服饰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服装产品也逐渐进入了个性化品牌时代,消费者对于服装的款式、质量、风格、面料等方面的审美需求在不断地提高,这当然也对服装设计与服装裁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良的服装裁剪技术也日渐成为树立服装品牌个性化形象、增强服装品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优势。虽然平面裁剪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对服装品牌日趋个性化的时代需求,和消费者日趋个性化的服装风格造型需求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而服装立体裁剪却具有服装平面裁剪所没有的优越性及互补性。因此,服装立体裁剪技术值得我们国内服装企业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 张祖芳,《服装立体裁剪》,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三吉满智子《服装造型学》,日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科学的茶叶包装设计 下一篇:设计文化的价值维度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