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项目团队制课程评价模式探析

时间:2022-10-05 12:24:04

高职院校项目团队制课程评价模式探析

课程评价是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评价方法改革方向的重要方面。在课程评价方式的运用方面,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评价方式采取的是“平时检测+期末考试”方式,也有部分高职院校采用了课程结束时的一次性评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项目团体式课程的评价模式。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充分认识到项目教学的重要性,为了更贴近工作实际,项目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学生团队作业这一方法,这对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非常有效。目前项目教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设计理念,很多课程也因此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的精品课程,教学成效显著。

项目团队制是一种教学模式,即采用团队式的方法以项目为单元对课程进行组织。团队项目制教学的实践,符合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的原则,在强调“做”的过程中,挖掘了学生“创新”的潜能,并通过课程的“整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其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团队项目作出合理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课程评价方法。

一项目团队制课程评价模式的特点

一个有效的项目团队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其中,对评价模式做重点分析。评价要贯穿整个课程的运作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指标,特别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过程性。项目团队制课程评价特点如下: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主体主要是教师,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课程评价应该是以老师、学生为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包括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方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避免了常规评价中的主观性、集中性与片面性,既体现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评价的社会性,凸显出评价的全面性、公平性、民主性与客观性。

2强化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的环节包括对平时的书面作业、测验和期末考试的评价。由于高校教学的特殊性,即绝大多数学科开设的时间为一学期,由于授课时间短、授课环节少,授课教师对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导致传统的课程评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观性与片面性。其中最主要的是以结果为评价主导的模式缺乏客观性,无法反应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必须加强课程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真正的职业能力。

3评价结果的反馈作用

真正有效的课程评价内容和指标应该是动态的、可以调整的。通过将课程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可以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掌握课程的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随时对评价过程进行调整;通过将课程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通常这种情况出现在课程中间,一个项目结束另一个项目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团队的特点、优势、劣势等,以便在下一个项目中加以改进,学会自我成长,自我进步。

4评价内容的多面性

传统学业评价的评价内容只考察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理科专业的评价内容外加实验操作。而多元学业评价模式除此之外更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的能力,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与反思能力,这体现出评价内容的多面性。

二项目团队制课程评价模式的原则

在项目团队制课程评价模式中,要坚持以下评价原则:

1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评价团队项目,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共同产生团队项目的得分。为了保证公平和公正,在教师评价方面,一份团队项目可以由两个以上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打分,取平均得分;在学生评价方面,可由各团队分别对其他各团队的团队项目打分,也取平均得分。在评分时,要求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必须参与评价。这样的评价操作起来虽然比较麻烦,但在各团队相互评价中,既给予了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也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2团队评价和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

在团队项目的评价中,应该分为团队评价和团队成员评价两部分,这样的评价才能对团队成员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避免团队评价中部分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在项目教学的实践中,团队项目的个人成绩很难界定。一般来讲,项目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团队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不同工作项目和任务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依据标准给各团队的团队项目进行综合打分。而对于团队成员的个人成绩,可以依据团队综合成绩和个人对团队作业的贡献来确定,这就要求在团队项目完成过程中,每一个成员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工作态度、完成的质量等都需要进一步得到明确,必须时附上各成员的得分说明,也就是要给出打分的依据。总之,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评价,同时又明确了每个同学的项目任务和打分依据,使团队成员在集体和个人两个层面上都具有责任心,实现团队协同效应。

3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对于学生团队项目的评价,我们在注重对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在团队分组开始时,必须要求各团队制定自己的目标,在团队项目完成后,将其成果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并酌情给分,即结果评价。从过程评价来讲,教师可通过团队项目的指导与交流来了解具体情况,同时对团队队长和团队成员互评中所给出的评定成绩进行过程监控。相比于教师,学生更是直接参与了项目的全过程,对自己团队和其它团队的项目过程更为了解,根据对团队的过程、结果以及团队项目的质量等综合因素对每个团队的具体表现作出评价,同时结合评价标准给定各团队的过程评价得分。

三项目团队制课程评价模式的具体运用

按照团队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具体的课程流程及基于过程的评价操作如下:

1团队组建

学生分组明确小组目标、小组分工、小组的议事规则等内容以保证小组的正常运营、提高小组工作的效率。分组工作是以后正式项目工作的基础,对以后各个团队项目的完成、团队的效率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觉得分组存在问题,可以建议学生进行重新分组以完成工作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学生自由组队,以加强项目完成的效率,保障团队项目制的有效运行。

分组结束之后,教师、学生对各个小组的分组情况进行打分,评价的指标包括:小组的目标是否合理、小组分工是否明确、小组的规则制定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价。从团队组建开始,评价工作已经开始,并且会贯穿项目的始终。

2确定团队项目任务并评价

使用团体项目制模式的课程,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制定好项目的各个任务并对每个小组进行任务分配,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也是决定评价方式是否合理的重要前提。每个团队经过查找资料、精心准备演讲内容、实战演示等过程。每个团队根据自己团队的项目任务通过成果演示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这个过程是课程的中心环节。

学生的最终得分由团队间评价得分、队员评价得分与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学生最终得分=团队间评价得分(70%)+队员间评价得分(20%)+教师评价得分(10%)。评价时可以根据每天的工作任务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的指标可以是:演讲的内容、演讲资料的准备情况、演讲者仪容仪表的情况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多方面的指标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另外,在这个环节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课程的主导作用,对团队、团队中的个人进行点评,得出教师评价分。

成员评价是团队运作的核心动力。为了强化评价的反馈作用,在对团队进行得分评价的同时要求其它组进行项目评论和提问。项目评论是对团队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点评,说明演示团队的优缺点,特别是优点,目的不仅是为了各个团队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更是突出这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即坚持以过程评价为核心。提问环节是通过向演示团队提问问题的方式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总之,通过项目评论和提问从激励和监督两个角度加强对项目的评价。

3教学效果总结评价

在课程结束时,应通过制定教学效果调查表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和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通过教学效果调查表可以了解学生通过团队项目制教学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下期的团队项目中加以改进和强化,以求达到更好的团队训练效果,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

通过上述项目团队制模式的教学,过程评价贯穿始终,多主体参与课程评价,这些特点都更有效的促进了评价的反馈作用。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孙海权,王寿斌.关于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与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5):72-75.

[2]严启英.多元学业评价模式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8(3): 195-197.

[3]李卫东.高等教育价值与评价多元化分析[J].江苏高教,2008(2):9-12.

[4]吴维宁.学业评价模式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37-40.

上一篇: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探究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单元设备和管道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