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地理学(第二版)”的更新与问题

时间:2022-10-05 11:26:14

浅谈“城市地理学(第二版)”的更新与问题

摘要:“城市地理学(第二版)”承继了第一版的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更新、充实、调整和完善。紧密跟踪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动态,补充了较多新的研究成果,重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将中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趋势和新问题加以客观呈现,提出了新观点,体现了学者们在创建中国特色城市地理学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和进展。但尚存在部分章节材料陈旧、缺乏名词索引、个别图表标注错误等不足。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治学态度;地理教材

作者简介:韩忠(1975-),男,山东济阳人,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06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83-02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相继出版了几本城市地理学的教材和译著。其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学者编著的《城市地理学》(下文简称第一版)影响最广最深。该书系统介绍了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性质、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以及城市问题等重要内容,理论实践结合,定性定量结合,成为从事城市地理学及相关研究和教学的必读书。2009年3月,《城市地理学(第二版)》(下文简称第二版)问世,[1]它既承继了第一版的框架体系,又吸收了大量国内外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充实、调整和完善。本文仅就第二版的一些新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介,以期更有益于学习使用及更好地改进。

一、新内容与新观点

第二版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增加了大量新内容。所增内容包含了新的世界城市体系、城市群、城中村、城市经济区、土地利用优化与管理、城市更新、城市安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从表面上看,第二版只不过是较第一版增加了整10万字,增添了“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一章;但更重要的,在于给予了很强的时代关注,如“全球城市―区域”、“边缘城市”、“绅士化”、“城市蔓延”、“精明增长”等,①都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等重大时代背景变迁的理解,对城市建设目标及未来发展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对城市地理学更加重视城市内部空间研究的一种回应。

由于城市发展的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版在某些传统问题上也阐述了新观点。书中关于城市化特点的认识,就是很好的例证。在第一版中,作者指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2]而在第二版中,作者根据最新发展,指出当代世界城市化具有“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和“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等重要特点。虽然“大都市化”与“大城市化”仅一字之差,但“大都市区”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功能地域,而“城市”有较强的行政地域色彩。这种词语上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区”新的认识。相应的,作者对我国城市化基本特征的阐释也有所更新。第一版曾指出,我国城市化存在“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和“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四个特征。[2]在第二版中,作者则将我国城市化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除仍具有上述后两个特征之外,“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和“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成为三个新特征。这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情况。

系统阐述理论方法的演变是第一版的突出特点。在此基础上,第二版对相关理论方法的发展动态给予了较多关注。如关于“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第二版就较原来补充了伯格(D.Bogue)、李(E.S.Lee)等人的“推-拉”假说(“push-pull”hypothesis),以及增加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舒尔茨、托达罗、斯塔克、布罗姆等其他多位学者对人口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为读者多层次、多角度观察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帮助。而在阐述“城市职能分类方法”时,作者对国内外学者研究动态及新方法也加以及时补充。

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理论体系,在第二版中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既有理论创新和阐发,也有大量实证研究。如关于“城市的功能地域”这一概念,就重点介绍了多位中国学者的观点,其中包括周一星提出的“都市连绵区”、姚士谋提出的“城市群”等。在讲解非正统的城市化时,结合我国的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提出了“乡村城镇化”,并引用了崔功豪与马润潮的论述,从三方面来解释我国“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中“下”的具体含义,对我国城市化的独特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中国学者虽然采用了与以往同样的方法,但代入新的资料,从而对新现象给予了新解释。这一点第二版也有所反映,如计算中国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就运用与以往相同的回归式,求出新时期影响城市化省际差异的主要因子。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中国学者通过研究我国城市规模的省际差异发现,我国省、自治区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存在多种演变模式。“这一研究对西方公认的城市规模分布从首位型直接向位序―规模型演变的论断提出了质疑”。

二、客观求实的治学态度

在第二版中,作者实事求是,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很多观点是作者规划实践中的深切感触。如谈到怎样“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镇化目标”时,作者就认为,“最重要的是基本概念层次的问题”,“其次是方针政策、指导思想层次的问题。不正确的城市规模政策和一味‘做大做强’的指导思想都会严重干扰城市人口预测的科学性,要避免做‘奉命规划’。然后需要深入研究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新现象、新问题”。针对在规划中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指出“市场完全能做的事情要让市场去做”。这些铮铮话语,是真知灼见,也是谆谆告诫。

另外,作者直面现实,不回避的态度也非常可敬。书中不仅指出西方国家存在诸多城市问题,也更加关切中国自身的城市问题,几乎涉及了城市环境、交通、住宅、社会、安全等每一个方面。作者“如实揭露城市问题,目的是为了追求进步,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第二版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改进。

1.部分章节的资料较为陈旧

应当说,作者在利用新的资料上是非常用心的,甚至已经引用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资料,但还是有些资料不新,不能反映学术发展。如作者在第20、182、188、242、243页多次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施行,2008年1月1日废止),[3]全书却始终未提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虽仍包含“城镇体系规划”的相关内容,但已经不再规定城市是什么以及城市大小规模的标准,也不再提“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4]如果作者能够在相应位置对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等的变化做补充说明,并对内容适当调整,可能会更好。

2.个别段落的划分不甚清楚,易混淆某些观点

如在介绍1970年以来西方城市地理学思想简史的时候,作者分别提到了新韦伯主义、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等等。其中,在第11页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新韦伯主义社会学家的一些观点后,接着在同一段又介绍了“美国城市社会地理学家段义孚”的研究成果。据段义孚自己说,他主要是研究“人本地理学”,[5]似应当属于“人文学派”。[6]所以,在介绍他的观点时,最好能另起一段。以免使读者误以为段先生也属于新韦伯主义学派。

3.仍缺乏一个名词索引

这一点,王铮曾在其书评中提出,[7]但第二版仍未补充。本书涉及的外国学者和专有名词几乎遍及每一章,对初次或较少接触城市地理学的人而言,可能并不熟悉。所以,需要在书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应当规范表达,而不是等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出现时才有中英文对照,当然也不宜直接出现英文人名了事。而且,应在索引中把人名以及专有名词都列举出来,与所在页码一一对照,以方便使用和查对。试举例以说明此必要性。例一,第二版在第11页提到“新韦伯主义”,在第59页再次出现“韦伯”的名字,但两处都没有在括号内注明外文名字。那么这两个“韦伯”是否是同一人呢?从上下文看,前者是指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而后者是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如果不加以注明就容易混淆。而如果能够在第一次出现时就有中英文对照,便可明确区分。例二,第二版也多次引介瑞典地理学家阿列克山德逊的观点。在第134、135、136、137、161页,都出现的是“阿力克山德森”,但第149页却成了“阿列克山德逊”,而在第150页又成了“阿列克山德森”。实际上,三者同为一人,根据该书的中文版,其正确的表达应为“阿列克山德逊(Gunnar Alexandersson)”。[8]如果有英文对照的话,理当不会出现前后矛盾。此外,如“边缘城市(endless city)”、“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等最好也在第一次出现时就中英文对照,因为国内对此翻译并不统一。如果有一个专有名词索引,大家可以据此查找,以便准确理解。

4.少数图表存在错误

图文并茂是全书的一大特色。本书有108幅图,48个表,但美中不足的是存在几处错误。如第213页图8-16(a),F点的价格正确的应为P+fr,而错印成P=fr。第224页图8-21,对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的关系,本应“用宽窄不同的箭头表明作用力的大小”,但实际印刷中箭头并没有宽窄粗细之分。此外,第231页图8-26也错误的把广东与湖南两省城镇密度的标示互换。第277页图11-7中左下角方框中的“6”,错标注为“5”。这虽然是些细微的错误,但却又容易导致对图表意义的误判,均需更正。

总体上看,《城市地理学(第二版)》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著作,体系完整,总结精当,前瞻性强,值得经常阅读,仔细体会。同时期盼作者结合最新的城市发展,不断更新完善,再出新版。

注释:

①如非特别注明,本文所引用部分均来自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EB/OL].www.npc.省略/wx2L/wx2L/2000-12/05/content_4524.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EB/OL].www.省略/flfg/2007-10/28/content_788494.htm.

[5]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之我见[EB/OL].省略/modules/

article/view.article.php?270/c1.

[6]顾朝林,于涛方,李平.人文地理学流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王铮.地理学理论建设的一本好书――评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的《城市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9,54(1).

[8][瑞典]G.阿列克山德逊.美国城市的经济结构:美国城市经济的地理研究[M].刘丕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上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下一篇:面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工程专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