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时间:2022-10-05 10:17:18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阶段应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体验实验中的用到的各种探究方法,领会物理规律。作为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课上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高中物理应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呢?

关键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教学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规律和定义需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通过观察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高中物理新课程新标准》也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

一、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 物理实验硬件和师资配备不到位,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局限于形式,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设施投入不够,实验设备缺乏或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2、 物理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目前不少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认为实验教学是浪费时间。实验课程设置简单,流于形式,课时较少。

3、 学生缺乏主动性

大多数实验都是课本上把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好了,学生只是按步骤做实验就可以了学生无须自己设计实验,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实验做完了,都不清楚实验目的,有的学生甚至在一旁观看,不去动手做实验。

二、 开展多种实验活动

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掌控一切。利用多种实验形式,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能力,切实发挥实验的作用。

1、 演示实验

利用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协调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恒定电流”最后一节“电阻的测量”教学中,为正确分析外接法与内接法测量的误差,教师让大家自己设计电路,并叫两名学生上台演示连接电路,按不同接法测同一10欧姆的标准电阻,结果一个学生按外接法测得约9.5欧姆,而另一个学生按内接法测得约10.2欧姆。这时班里学生立即产生疑问:为什么会不同呢?学生反映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是由于两只电表不是理想电表所致。接着,进一步分析,两组所测值与真实值的差别,在理论上应如何分析?结果一部分学生按外接法电路分析,IA=IV+IA,UV=UR,而R测=UV/IA,R真=UR/IR,显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出的电流大于电阻上的真实电流,则R测〈R真而另一部分学生分析,按内接法电路,UV=UA+UR,IA=IR,而R测=UV/IA=UR/IR,R真=UR/IR。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压表测出的电压要大于电阻上的真实电压,显然R测〉R真。

2、学生实验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桌上的器材做实验。学生利用器材自己设计实验。

(2)教师分析几种不同方案,与学生讨论,比较,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

(3)实验结束后,及时总结与反思。

3、小实验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视它们为可有可无,或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物理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做一做”栏目中的小实验给我们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应将这些小实验重视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把兴趣融入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只有在他们有着足够的兴趣的时候,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所以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通过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还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地改进,不断的总结经验,使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不断地深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少东•如何开展课堂演示实验•[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09)

[2]刘建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2,(09)

[3]徐航;张真;赵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40期

[4]许宏仕;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许利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技术物理教学2013年04期

[6]韦祖国;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年第02期

上一篇:小议指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主探究的学习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科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