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实务30招

时间:2022-10-05 09:34:48

进口贸易实务30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宁波作为对外贸易大市,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具备特殊优势。为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进口规模已成为宁波市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为此。宁波市外经贸局在全市各县(市)区外经贸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的协助下,广泛征集和总结实务案例,推出了《宁波企业进口贸易实务30招》。《中国经贸》以连载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此30招。希望对我国外经贸企业拓展业务有所帮助。

第十六招:多管齐下控成本

宁波市鄞州区某公司主要进口高科技产品。尽管产品体积小但货值大,需要保证产品安全抵达-节省费用殊为不易。为此,该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是在深圳进口采购。并以卡车运输,方便快捷、费用节省;

二是选择一条龙服务的货代,做到货物进货开单无风险。减少中间环节;

三是用远期信用证支付。方便公司融资,节省无形损耗,使资金利用率最优化。

第十七招:货币支付有讲究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某公司在进口商品成本控制方面,除了“货比三家”。选择价格和质量性价比最优的品种,还注重对进口商品交易币种选择。针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该公司尽量采用美元等币值平稳或下滑的货币付款。从而降低了进口商品经营成本。

第十八招:境外结算避损失

很多企业既有出口业务又有进口业务。存在资金的频繁进出与汇兑问题,在人民币升值与国际货币汇率变动的背景下,经常有汇率等方面的损失。慈溪市某生产企业也如此,该公司出口赚取了大量美元,但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于是,这家企业采用境外结算方式,将赚到的美元在境外采购物资,用以开展加工贸易。同时’还开展进口业务。目前,这家企业已基本做到年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既规避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j中击,又降低了进口货物的采购成本。

第十九招:套期保值稳贸易

资源商品的价格与国际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紧密联系,例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挂牌镍价直接影响国内价格。为此,宁波市江东区某公司既通过国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又给客户提供实物交易的“套期保值”服务这为客户控制成本提供了便利,客户在出口时能转移价格变动因素。放心拓展贸易。

第二十招:优化配置保利润

宁波市江东区某公司长期从事进口业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内部运营来确保获取利润。该公司首先提高库存现货管理能力,合理配置进口商品数量,尽量减少库存挤压产生的风险。并合理安排现金流。确保公司资金正常运转,其次是发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虚拟和实体两个结合”商业模式的优势-分进口、转口、国内分销三个渠道灵活运作,三是通过国内现货和国际期货的时间和价格差进行互补。以确保公司能积极应对价格和市场需求波动。避免出现重大损失。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益。

第二十一招:银行信用消疑虑

宁波市鄞州区某进出口公司经营设备进口业务,因为设备单价高。金额较大,产品风险和资金压力较重,该公司不敢贸然付款,供应商也不敢轻易供货。为此-该公司办理了进口信用证业务并留有一部分余款,将在设备验收后通过公司签发的设备验收合格证作为承兑的条件。这既保证了公司货款资金的安全。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又使供应商放心交货。

第二十二招:进出货代同一家

对于进口货物运输及货代公司的选择,宁波有的外贸企业依托自身出口量大的优势,与一些专业的、有实力的货代公司进口部门合作,与总公司签订合同,在出口合作基础上,扩大进口合作。这种将进口赁代捆绑到已由出口货代的办法,可以在费用及运输成本上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十三招:进口保险保安全

进口商品由于环节较多、链条较长。蕴藏了一定的风险。为此-许多宁波外贸企业在降低进口商市场风险方面,主动办理保险业务,为进口商品投保,通过这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减少投入,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二十四招:金融工具抗风险

宁波市江东区某公司经营的进口资源商品业务的交易金额很大。并有财务运行风险。为此,该公司尽力依靠现代金融手段管理控制经营风险。该公司与银行积极合作。通过银行为公司提供信用担保贷款、货物抵押融资等方式化解风险,使企业可以放心开展进口贸易。

第二十五招:谨慎审单识诈骗

宁波市海曙区某进出口公司曾过北方一家矿业公司与印尼一家公司的5万吨镍矿进口生意。那家印尼公司因镍矿价格上涨等原因,违约不发货且两次提供虚假的提单复印件。并将单据提交银行议讨。因此,该公司当即采取措施:一是严格审核银行议付单证。发现三条不符点,立即通知银行拒付;二是根据调查核实对方提供的提单和质量证书均属伪造。马上向公安局报案。由此避免了一起重大诈骗案。

第二十六招:案例分析重防范

宁波许多外贸企业把曾遇到的案例特别是已产生不利后果的案例加以总结分析,举一反三。提升企业全员防范风险的意识能力。不少企业经常组织外贸人员参加实务培训,从一些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并注重将有关国际贸易惯,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解读,以有效提高业务员进口风险防范能力。

上一篇:外贸政策调整须克服制度刚性 下一篇:中国信保成功追回印尼买方巨额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