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节奏感的探究

时间:2022-10-05 08:54:21

初中数学教学中节奏感的探究

节奏一词最初的解释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音乐中可以没有曲,没有调,但永远不能没有节奏。一位弹奏者如能把一首曲子节奏特性,鲜明强烈地表现出来时,听众会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与之相反,如表演者把节奏弹得松散平淡,毫无逻辑性,哪怕音符表现得再准,也难以使听众感动。因此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

初中数学较之小学的课程有着不小的变化,内容的增多、难度加大、抽象、理论性强,这就使不少的学生学习数学感到不适和困难,甚至产生畏惧感。如果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像演奏曲目一样,各个音节环环相扣,曲调抑扬顿挫,节奏和谐明快,那么学生的思维也会自然的跟上你的节奏,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教学的艺术的氛围里,从而能更好、更快、更轻松地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继而学习变得有规律,有激情,学习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因此节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节奏感的把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教学中的节奏

1.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上节奏感。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数学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轻”、“重、“缓”、“急”、做到疏密有致。比如,在学生刚刚进入初一的新学期时,对新的环境,教材内容一定有个适应期。此时,教学的节奏应该适当的放缓,等学生通过一段时间逐渐对新的一切有了适应,此时适当地加快些节奏。第二,教师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也应放慢脚步,尤其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应该反复注重引导,而学生容易弄懂的问题可以一笔带过。比如说,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出现了负数,初一新生一时还不是太适应,此时应放慢速度,一些相关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应仔细讲解,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为后面的运算作好准备。除此之外,在课堂中问题的提出要快速,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的过程要慢。而对于教学内容中“疏”与”密”的关系我们也要体现艺术性,这就如国画中“留白”,给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而该密的地方教学内容设计就要饱满感,紧凑,容不得半点的拖沓,空泛。

2.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节奏感。学生在一节课中,或是一个星期里,甚至更长的一个学习过程要保持一个很快的学习节奏是很吃力的,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挥着马鞭一直在后面赶。同样,也不能放任纵容,任其信马由缰。如果将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过程中,不但对学生的学习不利,对其正常的身心发展也不利,反之也一样。这样就要我们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在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时候应该适时地松一下,在学生精神饱满时候就该策马扬鞭。我们也可以从小处着手,比如40分钟的一节课上,我们也要有张有弛,松弛有度。我们在讲不能一味地不紧不慢,平铺直叙,讲课要有要有起伏,要动静结合。例如,在重难点的讲解中要紧,要急促,要有紧张感,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而巩固,复习,以及对于能预见的,学生有争论,引起激烈讨论的部分应该松一些,讲解的间隔也适量地放宽,让学生以一个放松的心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该“动”时一定要动起来,课堂教学要保持一种活跃状态,它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使大脑保持求知时的高度兴奋状态;“静”则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吸取、消化、和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把握住了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节奏感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这样一节课才是完整有效的。

3.教师教学语言和教态要体现节奏美。教师在平时上课时的语调的“高”与“低”“强”与“弱”对上课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如果一位老师的上课语调永远是同一声调,同一语速,那么,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就很快会进入抑制状态,学生当然就会产生昏昏欲睡的状态。加之数学学科本来就具有抽象性,理论性,逻辑严密性也强。因此,在教学语言表现上就更要注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尤其到教学重点时,应语调高亢激扬;讲到难点时应抑扬顿挫,循循善诱;提问时,对待胆小的学生,语调应亲切和蔼;对待表现欲强的学生,语调应严肃清晰,简洁明了。一堂课中有教学语言高低结合,强弱交替,声情并茂,一定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打造出明快的教学节奏。此外,教师的教态上也要体现出节奏美感。完美的教态是教师良好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一节课上适时的微笑鼓励,讲到关键处的肢体语言适当夸张表现,都能为你这一课的内容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注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学会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

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如同进行一场马拉松比赛,比赛中里面什么样的选手都有,各自又处于不同位置,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其中好多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学习和积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自然跑得快,有的学生底子薄,跟不上节奏,又握不到自己的前进的节奏,不仅跑不过人家,而且发现前方的路还遥遥无期,身边已没有了一同前进的人,学生在孤独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学习就如同比赛,这种困难的挑战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作为教师,必须帮助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找不到节奏的学生慢慢顺利上路;帮助节奏慢的学生找回自信,迎头赶上;帮助节奏快的学生调整好呼吸,时刻准备冲刺。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也是竞技体育制胜的关键。数学课堂也是一门艺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是乐队的指挥,成为乐队主导者;你只有用心去调动每一位学生,才能让他们演奏出节奏优美,旋律动听的乐曲;才能让他们充满激情迎接一场又一场的挑战。

上一篇:教好数学的绝招 下一篇:浅谈“说”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