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素养的评价体系探索

时间:2022-10-05 08:04:18

基于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素养的评价体系探索

学科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新概念。新课程各学科新课标都把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

所谓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注入主体精神的合金,成为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

思想品德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应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是学习评价的核心。反观目前我们对思想品德学科考核评价方法,就不难发现诸多问题:考试形式上虽采用了开卷考试的形式,但在操作上则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的考核;考核内容上还侧重于知识的考核,忽视学生态度和行为情感的考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思想品德学科素养评价,既要评价学习结果,也要评价学习过程,既要评价知识能力,也要评价学习态度与行为情感,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把认知同行为联系起来,把动口、动手、动脑联系起来,综合评价学生。广大教师应从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考核的实际出发,探索学业评价改革的一般规律,激活学生在学科考核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科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效地改变旧有考核模式的弊端,有效的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学生学科能力水平。

一、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素养新评价体系结构图

表中可以看出考核形式上注重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评价内容上的认知行为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形结合的在评价体系。过程评价侧重于认知行为评价,属于形成性测试评价,结果性评价侧重于认知能力评价,属于终结性测试评价。

二、思想品德学科素养新评价体系具体操作要求

思想品德学课素养评价分为形成性测试评价和终结性测试评价,学生学科能力考核评价总成绩先以分数形式出现,满分为100分。其中形成性测试评价为40分,行为评价占20分,认知评价占20分,可采用口试与笔试形式,一般为两次,每次20分。终结性评价为60分,由笔试与口试构成,开卷测试、闭卷测试和口试分别占30分、20分和10分。

行为评价具体操作要求:学习行为评价是对一定时期内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评价(10分)。由自评、他评和课任教师评价构成:自评(2分):由自己日常学习生活表现量分,分四档:2分,1.5分,1分,0.5分;他评(3分):由班委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表现量分,分四档:3分,2分,1分;课任老师评价(5分):由课任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守纪、回答等方面)量分,分五档:5分,4分,3分,2分,1分。

口试评价具体操作要求:是指结合一定的素材运用口头回答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评价要求:联系具体材料、贴近生活与社会,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层次性强,深入、合理;语言表达流畅,重点突出。其操作步骤为:口试前:印发口试试题,学生准备,学生抽签,进行口试,教师进行成绩量化。

闭卷考核评价具体操作要求:运用闭卷答题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素养进行考核。考核要求:以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题型:以选择和简要分析题为主。

开卷考核评价具体操作要求:运用开卷形式考核学生的学科素养。考核要求:考核学生的联系时事、分析解决生活中社会上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型:选择题、简要分析题、实践探究题为主,也可采用自拟考题及答案或写小论文。

三、思想品德学科素养新评价体系的实践意义

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了新评价体系的一些有效价值。

1.培养了思想品德学科的人文素养

思想品德新课程把“尊重、关爱、责任”作为基本价值目标,致力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取向下的思想品德学科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爱国情怀等方面为目标,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势。新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以及国情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增强了思想品德学科的实践素养

新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特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精神和能力。

上一篇: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下一篇:平抛运动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