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研究

时间:2022-10-05 07:19:30

外汇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研究

摘要:不断提升外汇管理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实体经济创造平稳健康的政策环境是外汇局的重要工作目标。本文在对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概念、内涵和目标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借鉴了分别处于资本账户开放不同阶段的国家实施外汇管理的经验,总结了北京外汇管理部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现阶段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思路:一是从经济主体需求出发制定和设计外汇政策;二是抓关键环节,合理界定管理边界;三是创新管理手段,实现管理与服务在创新中融合;四是树立系统观念,兼顾全局,协调关系。

关键词:外汇管理 贸易投资 便利化

服务经济发展始终是外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不断改善外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便利市场主体的诉求,在把握管理核心、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构建机制等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概念和内涵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概念

便利化指比较简明和透明。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范定义,贸易便利化是指“国际贸易中货物流动所需数据要进行收集、呈报、传递以及处理,贸易便利化就是对这个过程中涉及的行为、惯例以及手续进行简化与协调”。

依据上述定义,贸易投资便利化可以理解为“通过对贸易和投资程序和手续的简化,适用法律和法规的协调,力争在法规体系、管理手段等方面做到简明和透明,为跨境贸易投资创造一个程序简明、法规规范的环境,从而加速要素的跨境流动。”

(二)外汇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要达到的目标

外汇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要达到的目标是外汇局管理目标和企业资金管理诉求的协调和统一。现阶段,外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服务经济发展。企业在外汇管理方面的诉求主要包括:一是减少审批环节,实现管理成本最小化;二是有便利的资金融通渠道,能灵活调配资金;三是减少汇率风险,企业能自主根据汇率变化决定持有货币币种。如何在实现外汇管理目标的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诉求,是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三)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关系

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目标一致,相互推进。稳妥有序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一直坚持的目标。但资本项目可兑换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在推进汇率、利率改革的同时渐进式推进,周期长、难度大。在这一过程中,推进便利化改革可以促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的提高,可在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框架下,将便利化作为近期的工作重点。

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国际经验和北京外汇管理部的实践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国际经验

1 贸易投资便利化与实施资本管制并不矛盾。本次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资本管制政策的认识有了实质性变化。IMF建议已开放资本账户的国家可实施临时资本管制措施,这表明无论国家是否已开放资本账户,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动态地实施资本管制来控制金融系统风险。

2 资本管制侧重于高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分别处在资本账户开放的不同阶段的韩国、巴西和印度的资本管制措施(见表1)来看,对于资本市场证券、货币市场工具等风险较高且对国内金融市场易形成冲击的交易项目,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管制。对直接投资等交易项目管制较少,主要为行业限制。其他管制集中于较大金额的和关键环节的交易。

3 为促进便利化,应推动外汇管理由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管理模式发展。国际经验显示,资本管制方法应由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管理模式发展,并最终过渡到以登记备案为主的发达国家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管理成本高且市场扭曲度大;市场管理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交易类型和投资者类型实施不同的价格和数量措施,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市场扭曲度小。发达国家模式管制较少,但强调数据统计(事后监督),且由于拥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其资本管制政策在稳定金融市场问题上作用并不突出。它们通常先使用宏观和微观审慎政策,在其效果不彰显时再实施资本管制措施。

(二)北京外汇管理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实践

一是开展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试点。通过在境外外汇资金境内归集、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外债和对外放款额度集中调配、经常项下集中收付汇、货物贸易净额结算等关键点上进行突破,满足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集约化、便利化需求,吸引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资金中心,同时也为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积累经验。

二是突出“模式创新”,实施流程再造,实现四项率先。率先实现验资询证业务远程办理,预计每年可减少事务所往返外汇局7000多人次;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外债转贷款管理方式改革的“北京模式”,减少了外债转贷款的审批环节;率先开展股权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受此业务推动,其他金融业外资流入同比增长超一成;率先核准境内自然人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业务,为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

三是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自主开发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业务审批、台账管理电子化,将业务办结通知自动发送到企业经办人员电子邮箱,将每年减少电话通知和企业电话、窗口咨询3万多人次。推动报表数据电子报送与汇总,提高了数据准确率及汇总时效。

三、目前影响贸易投资便利化迅速推进的制约因素

(一)国际收支变化和跨境资金流出入异动的影响

当前,发达国家的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可能面临跨境资本频繁进出的风险。在跨境资金流出入出现异动、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下,有可能采取临时性的管制措施或提高原有措施的强度,影响便利化的推进。

(二)管理边界有待进一步界定,管理目标较为分散

多年延续的外汇管理方式重审批、重微观管理,涉外经济主体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涵盖在外汇局审核范畴中,管理的链条长、环节较多,管理目标较为分散,对具体业务行为有较强约束力,但在宏观管理方面难以把握节奏和力度。

(三)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管理手段较为滞后

总局明确提出了“五个转变”的管理理念,但传统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有其体制惯性,调整和转换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当前外汇管理主要针对具体企业、具体业务行为采用行政化、半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和市场化的管理措施较为欠缺。

(四)思想认识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深入推进,对外汇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外汇局监管人员特别是基层人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固化、知识更新缓慢、操作型人员转型难度较大等问题更显突出。

四、现阶段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思路

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国际收支顺差的减少和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了良好机遇。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一项需较长时间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现阶段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经济主体需求出发制定和设计外汇政策

贸易投资便利化涉及政策支持、管理方式、资金流动、信息传导、服务需求等诸多方面,但政策制定和设计是关键。过去习惯于顶层设计,做好框框,让涉外经济主体被动地去适应外汇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应转变为在设计和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经济主体经营特点,梳理交易流程和环节,从实际需求出发,把握其中的风险点,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二)抓关键环节,合理界定管理边界

改变过去对企业跨境资金交易和汇兑全程控制、全程参与的管理模式,围绕外汇管理目标,对当前涉外经济管理框架进行全面梳理,把握其中风险较大、易对经济金融形成冲击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关键交易环节。合理界定管理边界,给予经济主体一定的资金调度自由度。

(三)创新管理手段,实现管理与服务在创新中融合

一是优化业务管理流程,从宏观管理角度出发,取消一批能够靠市场机制调节或者能够依靠事后监管等方式管理的行政审批手段:对于能够简化和合并的行政审批进行简化和调整。二是提升管理技术水平。对外汇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进行全面整合,改变不同外汇业务系统分散面对企业、银行的局面,构建总量筛选、动态监测、分类监管的新型管理模式。

(四)树立系统观念,兼顾全局,协调关系

一是与前置审批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要厘清管理边界,改变被动适应前置审批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管理要求的情况,从外汇管理目标出发确定管理原则和管理重点。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和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二是成本与效用的关系。在追求外汇管理效用的同时要考虑其社会成本,包括经济主体的经济成本和外汇局的管理成本。不要求外汇监管面面俱到、监测数据大而全,在总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对涉外经济主体的行为有一定的容忍度,实现管理成本和社会效用的动态最优化。三是监管、改革和服务的关系。在推进便利化改革的过程中,外汇管理要坚持“稳中求进”,始终保持风险意识,在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基础上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

上一篇:展开有效的正面竞争 下一篇:关于对我国支付体系法规制度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