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10-05 06:35:3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准确把握学习规律,精心设计探究程序

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更多的是沿着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轨迹,进行科学探究的模拟活动,通过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基本程序,不能完全套用科学探究的程序;需要在科学探究程序的基础上,研究要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2.呈现问题,启发诱导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设疑质疑。

4.合作探究,解惑释疑

通常同桌或四人异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学习,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5.分层练习,内化知识

精心设计练习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自主解题并自觉检验,鼓励发散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要特别关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关注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提供合适探究环境,经历真实探究过程

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表达与交流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能否提供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而判断一种学习材料是否适合学生探究的视角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真实、自然。有效的探究应该在真实自然的探究环境中进行,让学生经历真实自然的探究过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深深地扎根于心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究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使学生既能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能发展各种探究能力,形成探究精神和态度。并非所学知识都应该或都适合进行探究教学,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开展哪些探究活动,教师具有主动权,要心中有数,而不能能盲目或随意而为。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过程。

三、明确教师角色定位,有效调控探究活动

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干什么?是旁观?是监工?或是其他身份的局外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准确的角色定位和有效的调控策略为重中之重。

1.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主体性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应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入手,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对什么样的问题存在疑惑、想去探究。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探究的目标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上,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参与选择探究的内容。

2.教师应及时调控交流与反思的过程

教师不要过度干预学生交流与反思的过程。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也存在有的学生不主动参与,或者由于同学之间关系不协调而导致交流不顺畅的问题,还有时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无法进行数学化,即不能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调控。教师作为学生交流的引导者,要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点拨、设疑、答疑,既要调控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又要调控进程,保证交流活动的有效性,还要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典型,帮助个别交流有困难的学生排除障碍……并根据交流的进展情况随时对问题做出必要的调整,捕捉契机,适当控制,对探究活动实行定向、定量、定质、定序和定势控制。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触摸文本的有效支点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填补空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