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布置作业的原则

时间:2022-10-05 06:09:13

初中政治布置作业的原则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本来就处在副科的位置,没有多少分量,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政治教师也像其他教师那样大量布置作业,不仅学生吃不消,其他科任教师也吃不消,因为这样势必会占据学生课余时间、占据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所以,针对政治课的特殊性,我们教师必须要布置个性化的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必须要求学生把这些作业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力求作业布置“少、精、新、活、实”。

【关键词】初中政治 作业 有针对性 实效性

个性化作业,就是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起到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查的作用,而不是一些简单累积和堆砌。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对自己手上的资料、教材上的作业进行精心地选择,甚至可以大胆地抛弃这些作业,自己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达到检测的目的。

少:主要指作业的数量少。政治,限于学科的特殊性,除了要理解教师所讲之外,就得加强记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死记硬背,只有理解没有记忆则犹如空中楼阁没有任何依托。然后,教师得布置适当的作业进行检测、巩固,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少,则能让学生有时间充分地思考,达到作业训练思维的目的;多则很容易让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甚至滥竽充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为什么学生的作业里有许多错误,写得文理不通呢?我认为,毛病的根源就在于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因为作业量多,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忽视思考,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这样必然会导致能力与知识的脱节,使我们布置的作业名存实亡,这对于那些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尤其重要。所以,少布置作业,才能达到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精:指精练。作业量减少,则作业的质量就必须要求精练。精练,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除去那些冗繁的作业,代之以清新、精练的作业形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我们将作业量减少、作业质量不提高,那我们的教学环节就脱节,这势必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删除那些重复的、简单记忆的作业,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作业,有共性的作业,通过这1—2个作业,就能达到记忆和巩固的效果,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作业少而精,应该是新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科学性、高效性、人本性。作业布置讲究精炼性,不仅学生喜欢,广大教师自己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个性化的作业。

新:新颖性。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般都喜欢采用教材上和练习册上的作业,而这些作业设计上走的都是一条普通的道路,作业都比较陈旧,都是前几年曾经做过的作业,创新题型很少,这样的作业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精神。因此,我们布置作业的时候,讲究布置新颖的作业,带给学生全新的感觉。

新颖性还指布置作业的手段新颖。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要拘泥于讲、练、评,还可以进行作业的大胆探索,即教师给学生提供教学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材料的主,题意思,自己设计作业题目、自己设汁答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教师引申,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这样的作业就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做出或多或少的作业、做出或难或易的作业,这样,就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这样新颖的作业方式,新颖的思维模式,必然会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增长学生的智慧。

活:灵活性。指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要都以死板的模式和题型出现,死板的题型是不可能激发学生超越自己、超越试题的欲望,相反,如果教师布置一些灵活的题型,那么,学生则能运用白己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时甚至能创造性的发展试题。

活,还指试题的材料来自生活。生活型试题是最近几年最为流行的试题,出题者通过对某种生活现象的描述,然后一把生活材料结合考试知识点要求学生作答,这样的试题一般都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具有亲切感、熟悉感,都能够从生活材料启发中结合某些、某部分知识作答,体现考试的知识性与愉悦性相结合,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处理、思考生活现象、生活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时:时政性。时政性,主要指考试试题与最近发生的时事政治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点,还能广知天下。不论是我们的老教材,还是新教材,编写的资料都不是最近发生的,而是几年前发生,这就使我们的教学不能贴近时政,;与社会发展脱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试题的时候,尽量用最近发生的重大时政结合,以原生态的试题形式’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

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布置个性化作业,让学生领会到学习的乐趣、作业的乐趣.,”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作业观,构建初中政治作业的新形式,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政治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对高效考务管理工作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