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高效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5 05:44:40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高效教学”策略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效备课、高效讲授、高效提问是初中生物教学获得高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高效备课 高效讲授 高效提问

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一些生物老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呢?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高效备课

备课,不但要备学生而且要备教材、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除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能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的问题。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上要讲的主要内容。

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教师需要准确了解。

二、高效讲授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学生尽量多动口动手动脑;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生物课,就连以前极讨厌生物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新课程生物的组织教学与传统的组织教学有明显的不同,组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起作用,达到目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非常重要。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涉及本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抓住实质,然后,自然过渡,引入新课,简述学习课题,布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完整性,充分地照顾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这样可以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实现了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开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三、高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一方面,生物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无效提问、低效提问的现象,更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存在着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暇深思的情况;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的情况;忽视对问题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情况;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虚假活泼,削弱教师讲授作用的情况,以及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或有待改进的问题等。

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相互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方针,避免出现“牵牛式”与“放羊式”的不良现象。只有处理好以上提问诸环节的问题,才能打造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达到课堂教学科学化、合理化的目的,也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戏剧教育在高职院校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 下一篇:以来最新历史教育学研究著述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