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课的新课程理念

时间:2022-10-05 05:38:04

浅谈高中政治课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已经实施几年,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是新课?什么样的课是旧课?我们自己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做得如何,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思考。我们教师可以自查,看自己在教学中是否贯彻了“五种意识”,看看自己是否贯彻了新课程理念。

一、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鲜明,不知道课堂教学要围绕一定的目标,达到一定的目标。我们要明白: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老用旧的目标评价我们的新课堂,因为传统的教学目标要求是“识记、理解、应用”,而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感到:在观摩课中,一些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过程,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不够,这就是目标意识缺失的重要体现。

二、主体意识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就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探索权还给学生,把创造可能还给学生。过去我们判断一节课好不好,主要看教师个人的基本功,看教师对知识讲得透不透,深不深,以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因此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看学生是否学会和会学。而那些只管教不管学生的教师,绝对不是好教师。那么,怎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情调查。上课是为学生上,是为学生服务,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教学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大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们千万不要采用批评的语言,而要态度和蔼,但这并意味着我们要迁就学生的错误,我们应及时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问题意识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就是以问题作为知识教学的纽带,把学习看做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要切记一点:能否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如果问题设计过高、过大、过空,远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就很难回答上来。在政治课教学展示活动中,我就感到,有些教师的问题提得巧,问题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回答思考就很好,但有些问题范围过大,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学生就难以回答。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问的没有思维含量,过于直白,过于简单。其二,问的过大、虚、空、远。这样就会可能导致虽然有问题,但学生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就是假问题。我们在提问题的时候要思考:问题是否巧,是否让学生有话说,有话能说。作为教者,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展示的机会,要让知识恢复生命,恢复活力,让学生去感悟,这往往比我们单纯讲要好得多。

四、资源意识

人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教学时代感比较强的政治学科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时政材料、媒体、诗歌、案例、视频、歌曲等。但如何使用好各种资源,这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是老师普遍头疼的问题。在本次展示课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使用的资源,设置的情景材料,和自己所要讲的问题关联性不大,有些牵强附会。这就启示我们,资源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问题:其一,针对性要强,使用的资源要为主题服务,要能说明问题,不能离题太远。其二,材料要注意典型性,能直奔主题。

五、学科意识

政治学科的功能就是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我们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过程,特别是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本末导致的,忘记了政治课的根本。政治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人性的殿堂。我们应记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终身受益的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德育教育是政治新课改的重要任务。

如何让我们的政治教学更出色,让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性,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特别期待的。希望广大教师能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为指导,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教师还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去学习。此外,教师还应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实现师生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以期实现让每一堂课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一题多解 贵在善思 下一篇: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