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认知心理

时间:2022-10-05 02:37:28

浅析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认知心理

摘 要:基于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和流行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掘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三种:求新求异、含蓄简洁以及从众心理了解这些认知心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

关键词:认知心理;求新求异;含蓄简洁;从众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起源于某个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由于网民极具创造力的思维联系社会实际,用简短的语言来反应这一事件便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网络流行语。它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者特定的句子模式,由于网络强大的传播力以及这一种网络语言在一定时期的实用性而广泛的传播。表达了网民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的普遍关注和基本评判,体现出使用者对社会现状的另类表达和情绪宣泄,因此看似简单的新闻事件流行语背后往往蕴涵着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折射出复杂的心理因素。

基于新闻事件的流行语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的产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它们的创造和理解依赖于人们的认知心理、认知原则、头脑中存储的大量百科知识以及进行隐喻思维的认知能力。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具有创造性和联想的新概念、新词语不断地产生,并不断的被人们所理解和使用,人类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和流行并不是简单的语言现象,它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挖掘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就是基于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认知心理,了解这些认知心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

一、求新求异

语言具有社会性,但从个体上而言流行语首先是一种个体心理活动的产物,由人的感觉、知觉、联想、想象等个体心理思维过程共同参与完成。在满足人际交往的同时满足了创造者表达个性、标新立异的需求。特别是在当下追求塑造个性、崇尚展示自我的文化氛围,更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通过与众不同的言语和表达方式来展现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反应出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

从基于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主体看,其使用者具有年轻化、文化素养比较高等特征。我国网民百分之八十以上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部分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正在接受着教育,有着年轻人独有的朝气蓬勃的活力,而且这些年轻人大部分又是80、9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在性格上注重展现自我。期待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评价,希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在这种心理性格的推动下,往往会去展示人无我有的东西,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对一个新闻事件中反应出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得到他人的认可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而,他们在创造选用、传播新闻事件流行语时也会体现出注重自我、张扬个性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例如,“躲猫猫”通过一种婉曲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政府或对某事的质疑和不满。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时而来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显现,现代人享受着由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各种压力人们会有意识地寻求各种释放压力的途径。表现在语言上就是通过看似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表达自嘲与无奈、失落与感慨,选用新潮、怪异、前卫的词来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追求新奇、不落俗套的心理。

二、含蓄简洁

我国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不断涌现。“社会转型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一时期除了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也表现出社会分化程度的不断扩大、利益格局差距的不断加深,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表现和价值体系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维基百科中对社会转型期的一个较为通俗的定义为:“社会转型期是指社会形态转换时社会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过渡时期。目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专门用来指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目前中国被认为正处于这一时期。”

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政治腐败、食品安全、住房问题、教育问题等直接关涉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加之社会生活的频率加快,人们既要表达自己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又要尽量缩短时间,避免各种语言禁忌,这就促使人们通过转喻隐喻等思维模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各种新闻事件中反应出的社会问题的关注,使自己既能够关注到各种社会问题又使表达含蓄简洁。

三、从众心理

“群体是聚集成群的人。在群体形成的过程中群体成员的思想和情感在外界刺激和影响之下转向相同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自觉性逐渐减弱,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而某些语言或者表达方式成为流行语,并不是依靠某个个体的行为,而是特定群体社会心理的表达。在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群体一方面是流行语的使用和传播载体,一方面是每个流行语事件的主要经历者,同时还是流行语的主要受体,流行语的传播反过来也会对群体产生影响。因此在探讨流行语的成因时,应该将群体作为研究的主体。”

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被创造出来之后,便开始进行传播,一夜之间迅速红遍网络的效应不仅跟新闻事件网络语言本身的特点、创造者的求新求异心理以及传播渠道的广泛等息息相关,更离不开每一个接受者的从众心理的推动力。

人类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在渴望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同时又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集体的认同。人们除了在这一群体中保持自己的个性、维护自己的自尊之外,还期待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以及较高的评价,希望通过被他人认可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在这种心理推动下,除了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之外更要找到自己所属群体的归属感。就语言而言表现在对这个群体共同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尽管每个网民都可能来创造词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创造出吸引别人眼球的新颖词语,这时,模仿就给人们提供了一条较为便利的创新途径。在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当个体接触到网络流行语时,基于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往往会对这些新颖的词汇产生兴趣并进一步进行关注。他们可能会通过搜索具体的新闻事件,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内含,在了解了他人言语的价值和意义之后,内心可能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通过这一途径人们既可以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同时又可以通过相似的语言找到自己对所属群体的归属感。

认同之后往往期待自己的创造也能够引起别人的关注,于是便开始有选择性地对进入头脑中的网络流行语加以运用和再创造,从而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对于进行二次创造的流行语可能会产生固定句式,网络流行语中有很多是固定句式,网民在最初接受这一词语的同时对它进行二次创作,比如“很×很××”句式下的“很黄很暴力”、“很傻很天真”,“被××”句式下的“被就业”、“被涨工资”,“我爸是李刚”所引发的语言狂欢等等。

综上所述,新闻事件流行语背后主要有求新求异、含蓄简洁以及从众等认知心理,正是这些深藏在语言背后的认知心理促进了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石晶.崔丽娟.群体行为驱动――流行语的社会心理分析[J]

[3] 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4]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上一篇:韩中日常会面招呼语对比 下一篇:长葛方言中绝对程度副词“可”“很”的用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