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强化师生互动

时间:2022-10-05 12:35:05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强化师生互动

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以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呼唤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和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必须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1. 再现历史的情景复现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实现“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转变。在电化教学过程中,信息的呈现方式形象、直观、生动,通过现代媒体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这一教学模式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多功能教室等来复原、营造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历史图片、历史档案材料、历史电影的丰富,给开展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优越条件。

历史学习从一定意义上就是对历史的“重演”,历史离不开人物的活动,挖掘教材中的人物活动,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演绎教材中的历史人物,把课堂开辟成舞台,尝试让学生进入历史角色,尝试着让学生在“历史的真实”中体验前人探索和改革的艰辛,面临困境时抉择的彷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历史。

课例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必修1第七单元模拟联合国关于国际关系的辩论。(情境模拟、多方辩论)

让学生“真实”地走进历史,分别扮演本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中国、俄国、美国、朝鲜、印度、瑞士六国驻联合国代表发言,发言结束后进行大会辩论,由同学们自由发言辩论,表明自己对核裁军的看法,或反驳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主张。最后,每位同学尝试起草、讨论和制定一个关于核裁军的大会决议。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既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教育。情境模拟法,形象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让学生们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2.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焦点问题组织讨论课。

针对高中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焦点问题的特点,通过适合的选题,将历史和学生关注的热点巧妙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方案,从而达到“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启迪明天”的功效。如让学生讨论“日本侵华战争问题”“中美问题”“问题”……通过主题活动,聚焦热点、关注时事,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使学生时刻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

3. 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开设专题赏析课。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普及性教育。我们可以从原始人钻木取火、农民带月荷锄归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事迹中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从苏轼虽然一生宦海沉浮,但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怨,心忧黎民,勤于政务,为善一方的心态中感悟到为人应有的达观、充实与平和。通过历史图片、字画、音乐、诗词和人物品格欣赏等开设专题赏析课。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的探寻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史学拨动自己的心弦而把个体有限的生涯化进无限的永恒中,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当史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释时,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结合,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将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局面。

二、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开设历史实践型活动课

知识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学习,难以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遗憾的是,现(下转第70页)(上接第30页)在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是否拥有知识,拥有知识的量有多大,并没有关注拥有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难以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跃升。

1.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历史专题调查活动。

利用社区蕴藏的丰富历史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课例二:近距离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巨大成果。学生通过采访父母或长辈的活动,了解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过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在活动中让学生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2. 利用惠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惠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惠州的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奋斗,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开展历史学习、历史教育的天然大课堂。

课例三:乡土历史活动课。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参观罗浮山下“东江纵队纪念馆”,通过参观图片展和文字解说可使学生了解到“东江纵队是白手起家,是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先后作战1400多次,歼灭日伪军6000多人。1945年,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通过对家乡历史的探究,让学生走进家乡历史文化的大课堂,亲近家乡历史文化,从而活化了历史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了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动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堂“一言堂”、死记硬背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观,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好地践行了让学生主体广泛参与实践与探究、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课改新理念。在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大潮中,进一步探讨师生互动的多种教学形式,是历史教育工作者顺应改革,推动历史教学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从“一体化”模式谈教学改革 下一篇:求实创新 五策并举 强力推进质量提升